【工作总结】20XX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113499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20XX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作总结】20XX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20XX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20XX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年大学行政工作小结范文1 特征码 PLAcZHpsbDTpNfrLjurN 学院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 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 创优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心同德 ,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和 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 坚持将发展作为 学院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学科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科 学研究、对外服务等方面围绕提高教学质量 这 一中心, 在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 较圆满的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 项工作任务,现总结

2、如下: 一、 学科与专业建设 学科是学院发展的龙头,专业是本科院校发展基础,我院十分 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 上下功夫,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 结构,经过努力申请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一 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并且申报成功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 第 2 页 域硕士授权点;通过学科建设保持了“食品科 学与工程”学科应有的优势和特色。 积极配合学校进行了硕士研究生“食品科学” 、 “农产品加工及 贮藏工程” 2 个全日制硕士学位点研究 生培养计划的修订,以及研究生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 3 个“读 书报告”人人次次必须登台做,

3、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开题报告、 严格课程考核,使我院研究生教育学风良好 。并且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认真开展了推免硕士研究生工作,使 我院有 3 名优秀学生通过自己申请、学校审查 、学院学校考核推荐,获得推免升学的资格。 XX 年我院招收有 30 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 2 名全日制专 业硕士研究生,以及 9 名农业推广研究 生,使我院目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达到 92 人,农业推广 研究生达到 43 人; XX 年我院有 34 名全 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 6 月、 12 月有 16 名农业推广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并 且获得学位。 我们在本科教育中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学生就业情况

4、制定较为合 理的招生计划,超额完成了 XX 年度招生 计划人数,并且招生第一志愿率高,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以高出二本录取分数线 21 分就已录满。使 第 3 页 我院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 881 人(不包括部分三本学生) 。 另外,我们在双学位教育过程中,在招生、教学和管理方面肯 动脑筋、想办法,为教学质量的保持和信誉 的提高努力工作,招生情况良好双学位招生 74 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 院得以快速发展的人力保证。直接关系到学 院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效益。为此,学院始终将建设一支政治思 想过硬、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 师资队伍作

5、为学院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在师资队伍建设 中,以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为龙头,以全 面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为目标,以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群体 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积极推 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我院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大,特别是对 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必须放到重要地位。 1 合理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发展目标、实施措施、培 养条件、工作进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划。为 了稳定现有人才,我们积极为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尽 可能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在进修、学习、职称评聘等 各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我院在教师少、 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鼓

6、励和支持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 第 4 页 士学位,今年将朱迎春同志赴东北农业大学作 国内访问学者、杨华同志赴天津科技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 王晓闻同志晋升教授,李志刚、刘志宗、任 志远同志晋升讲师。并且按照学校要求我们利用“公开、公正、 公平”的方法通过择优选拔的方式,选拔 2 名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 2 学院还十分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 断提高,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成为教风主流,教师们在实验室 仪器设备差和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想方设法 完成教学工作,教书育人,学院为了加快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 质,根据青年教师多、知识结构情况的特点以

7、 及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 力培养的需要,继续执行青年教师“听课助课制度” 、 “有关食 品专业学习制度” ,组 织了中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教学 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大的推 动作用。在这项活动中有 17 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竞赛,其中 第 5 页 霍乃蕊老师获得了第 1 名(一等奖) ,贾丽艳 、李志刚、陈振家、郭瑜、狄建兵分别获得前 6 名(二等奖、 三等奖) ;霍乃蕊老师代表学院参加学校教学 基本功竞赛,获得学校一等奖,了山西省组织的教学竞赛,获 得省级二等奖,荣立一等功。 三、教学工作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才能够求生存、 求发展。学院

8、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各项工 作首位,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把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摆在突出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 业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重 点,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的培养,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认真修订培养计划,搞好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要 求,我们根据学校布置,认真组织进行了本 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我们在了解国内外信息,广泛征 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动态 ,以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间的联系与综合, 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 养能

9、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对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 了修订,并且组织了校内外专家进行了论证验 第 6 页 收,这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2 抓好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我们积极巩固教学评估所取得的成果,认真落实学校和上级领 导部门有关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在以教 学为中心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教学考核,在 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足量完成了实验、实 习教学任务。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 院采取了相应的监控措施:坚持教学期初、期 中听课、检查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召开学生座谈 会等方式,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改 进教学内容,

10、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积极参 与、完成了学校组织上校内教学评估工作。今年有 7 名教师获 得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3 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所设专业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要 求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 力,才能应对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专业 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 能力,是贯穿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丝毫不能放松的弦。 我院实验室基础实施以及实验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辅助人员少, 第 7 页 实验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各实验室通过 整合院内资源,做到院内资源共享。针对我院

11、实验实习经费所 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和整改,调动各系 各实验室的积极性,合理调整实验室经费使用办法,各实验室 及代课教师、教辅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 条件,保证了实验课按时足量开出。我们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结 合,在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中有计 划,有组织地让一些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与训练。 XX 年对在实习生的分配及实习经费的使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 进,组织实施了食品、安全、生物工程三个 专业 176 名学生的毕业实习,有 8 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获得学 校优秀论文。为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安 排一年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食品企业或食

12、品行业从生产、 销售等各方面进行专业社会调查;今年 5 月 ,我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美食文化节,通过现场演示和专题 讲座,向全校师生介绍了相关食品的制作工艺 和食品安全知识,本次活动在展示我院专业特色的同时,更为 学生爱专业、学专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科技创新等科技竞赛活动,通过 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各类技能赛事,并 安排 老师进行悉心指导。通过参赛,学生 第 8 页 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专业知名度也有很大 提升。 4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进步,实验条件一定程度的改善, 较为严格的教学管理,使我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3、学生德、智、 体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 cet4 、 6 级通过率达到 71% , XX 级录取 51 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 生,考硕录取率达 29% ;各类 表彰: 1 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 4 位同学获校长奖学金, 23 位同学获得“励志”奖学金。发展学生党员 57 人。 在山西省“兴晋挑战杯”中,我院获得金奖 3 项,银奖 2 项, 铜奖 2 项,在国家“创新挑战杯”中,我 院获得铜牌 1 个,这些奖项名列全校前茅。有 22 名学生申报 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批准 10 项。 我们坚持了以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以社会评价检验人才培养质 量,我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93% , 第 9

14、 页 排全校第二。 176 名本科毕业; 115 名双学位学生毕业。毕业硕士研究生 35 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 15 人。 四、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 科学研究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有效整合科研 力量,突出特色,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XX 年我院院系两级干部及相关教职工积极配合学校在“中央财 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 中编写了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 、 食品安全实验室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 、 食品加工教学实 验平台建设项目 、 山西特色食品加工与安全科研平台建设项 目 、 农产品加工与贮 藏工程学科重点建设项目 5 个报告及实验设备明细;编写 学院十二

15、五发展规划 、 我院学科十二五发 展规划 、 我院科研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参与完成了省科技厅 基础学科中长期发展(食品学科部分) 、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食品工业部分) ,并且配合学校 起草“山西特色农产品工程中心”建设项 目 ,提交。 XX 年我院老师争取到国家级项目 1 项,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成果转化项目、留学资助项目 10 项,科 研经费总数突破 200 万,此外还争取到校青年资助基金 2 项。 第 10 页 王愈老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今年我院 在二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53 篇,其中一级刊物 17 篇, 2 篇为 ei 收录。 教材建设方面,我院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国家级教

16、材今年我们副 主编有 2 部参编 2 部。 今年我院还与成人教育学院、省农业厅联合成功举办了“阳光 工程”农产品加工培训班。并且积极联系对外服务,有两 个企业与我院签定了产品监制协议书,扩大我院在学校及社会 上的影响力。 五、几点深刻的思考 1 、本科教学实验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教训深刻。 我院的经费管理一直是以分工管理的形式进行着,即本科教学 实验经费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管理,其 他行政经费等由院长负责管理。 XX 年底,学院领导班子听到 有同志反映有教学经费不合理的意见,决定 对 XX 年本科教学实验经费使用情况全部进行登记。通过年底 统计,发现在各个实验室使用的经费方面, 存在

17、着“严重的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 XX 年的 3 月 1 日 开 学初,经班子开会决定,所有经费支出由院 长“一支笔”管理。但 XX 在 6 月底,学院财务报销不能报帐。 经过查实,学院“大财务”经费已是“赤 字” ;同时获息,属于学院经费中还有“信息学院拨付的教学经 第 11 页 费” ,并仍有盈余。为了了解“信息学院拨 付的教学经费”的开支情况,学院安排派人去财务处进行了解, 则发现了王如福同志在 XX 年 3 月之后, 未经学院同意和盖章,私自报销有 6.7 万余元,学院党政经认 真研究,认为情况严重,向学校主要领导和有 关部门及时汇报。随后,学校纪委组织调查,校党委根据调查 结果作出对

18、王如福同志的处理决定。 学院在经费管理方面曝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反映出我们学院领 导班子自身建设存在严重的不足,在领导干 部学习自律、教育管理、权力制衡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班子 内部“老好人思想”严重,防控措施不得力或 不到位,这既是沉痛的教训,也为我们今后工作敲响了警钟。 新的学院班子,一定要下大力气加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自身的 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抓 手,强化制度建设,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 从政若干准则 、 山西农业大学学院党政联 席会议制度和校党委关于执行 “ 三重一大 ” 制度的规 定的落实,建设团结、廉政、勤政、干事、 创业、群众信赖的领导班子。 2 解放思想,加快学院改革发展步伐。 食品学院历经 26 年的 第 12 页 建设,在办学规模、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 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校内兄弟学院、校外发 展好的食品学院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工作的差距较大,现实 中制 约发展的因素也很多。 停滞不好解决问题,发展慢解决不了大问题。 XX 年是“十二 五”开局之年,在学校党政的关心支持下 ,我们需要加大解放思想力度,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开放 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凝聚、团结、依靠全院 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坚持苦干几年,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 学院党员大会制定的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 食品学院的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