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三.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58668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1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限时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限时训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限时训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限时训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限时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训练三.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限时训练1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染液、50%酒精溶液等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等滤纸条上的色素带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2) B组实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进行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3)在做C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

2、原因有_a视野选择不合适b取材时间不合适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d解离时间不合适(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图丙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图丁、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时期)。2. 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3所示为25 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

3、答下列问题:(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_为指标。(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 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停止ATP的合成,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3)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在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 和30 。若使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

4、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_,M_。3. 如图为某海底世界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_(填“能”“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缺乏生物成分_和非生物成分。如果利用图中的生物制作一个小生态缸,观察群落的演替,自变量是_。要维持较长时间,注意事项:装置置于散射光下,生态缸必须透明,原因是_(2) 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是_。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鲫鱼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水温、盐度等信息影响鱼类的生殖性洄游,体现了生态系统中_的功能。若鲫鱼的食物有2/5来自水草,1/5来自绿藻,1/5来自螺蛳(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1/5来自轮虫。假如调整鲫鱼的

5、食物,鲫鱼的食物1/5来自水草,2/5来自螺蛳(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其他比例不变,若消耗相同的植物,鲫鱼同化的能量至少是原来的_。4. 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B.若链中G与U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G分别占29%、19%,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A所占的碱基比例为13%C.在人体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均能发生过程D.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I过

6、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翻译由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的过程一般更旺盛;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过程后才表现出来A B C D1.(1)洗去浮色 (2)画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3) a、b (4)RNA聚合酶高尔基体间期、前期2.(1)能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生成量等(2)光照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X右移左下移(左或下移)解析(1)18O2放入该三

7、角瓶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水,由于水也是细胞呼吸的原料,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O2,水中的氧形成二氧化碳,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本实验以CO2浓度的变化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氧气释放量、有机物生成量等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2)910 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推知此时变化的条件必然只影响光合速率,不影响呼吸速率,是光照强度,植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叶绿体在有光条件下,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线粒体需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的场所,有氧和无氧

8、条件下都能产生ATP。(3)由图3可知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1,在光照强度等于X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1,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大于X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对于a植物,P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温度升高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增强,P点将会右移,M点为光饱和点,由于光合作用下降,所以M点会向左再下移。3(1)不能分解者时间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同时便于观察(2)捕食与竞争增加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13/17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乏生物成分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制作一个小生态缸,观察群落的演

9、替,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生态缸必须透明,主要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同时便于观察。(2)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是既有捕食又有竞争。螺蛳全部死亡,鲫鱼全处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损失少,获得能量多。生殖性洄游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的功能。关于食物网中的能量计算问题,首先分析计算的起点,然后考虑传递效率。本题起点是鲫鱼,食物比例不同,传递效率按20%计算,注意关键词:螺蛳(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假设鲫鱼增加1 kg,则调整前消耗植物13 kg,调整后消耗植物17 kg,若消耗相同的植物,鲫鱼同化的能量至少是原来的13/17。4.D 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