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59027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第4章_光现象(含答.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2011江苏苏州)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3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4如图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的哪一种()。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5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了有关资料后得知,自

2、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B人以两种不同的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C门关闭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6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7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8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

3、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二、填空题9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_像,这是因为_。10阳春三月,漫步于蝴蝶泉湖畔,你会看到“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蝶在水中飞”中的“蝶”是由光的_形成的,“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_形成的。11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 m/s,我们的世界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场景_。12为了探

4、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三、实验题13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

5、中的原因应该是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575230603454514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r6.713.319.625.230.735.138.640.6(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15(2011江苏连云港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填序号)。(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

7、,根据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 D放大镜2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 cm B10 cmC18 cm D20 cm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A角膜 B视网膜C晶状体 D视觉中枢4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5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

8、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7(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9(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

9、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10(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

10、,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6分)11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应放在距离凸透镜_,并且要_插,屏幕距离镜头应_,电影放映机原理跟幻灯机一样,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幻灯片,而是连续的胶片。12李杨为同学拍照留念,照相机取景器中的人像很小,他想要拍出人像大一点的照

11、片,应把照相机向_移动。近视眼看物体,像成在了视网膜的_,要矫正视力应配戴_透镜制做的眼镜。13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_透镜,所成的是_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另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14(湖北黄冈)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用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

12、;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三、实验与探究题(15,16题每题8分,17题6分,共计22分)15(北京)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 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_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 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

13、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 cm到40 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 cm到30 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 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_的_像。16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

14、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 cm、10 cm、5 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 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17如图所示,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侧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侧发出的光线。小杰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四、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5、)18(安徽)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19如下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五、阅读回答题(20题5分,21题7分,共计12分)20有一副眼镜,如何能确定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确定了是凸透镜,又如何能估测出它的焦距?21阅读所给材料并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

16、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人眼看到的像是_的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2)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为_,最佳观察距离为_。(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把细线穿入绣花针的针眼时,应把线和针放在_ cm处穿线最合适。(4)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 cm处最为合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