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63840 上传时间:2021-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武鸣县甘圩镇唐历小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学习内容:圆锥的体积 P25-27学习目标:1我能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2.我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正确解决简单问题。学习重、难点:我会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快乐起航1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 ),侧面都是( )。2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把圆柱体转化成 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 ,长方体的高就是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圆柱的体积= 。快乐探究1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 (1)猜想:圆锥的体积和( )图形的体积有关系。(2)实验探索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拿出( )的圆柱和圆锥容

2、器各一个;先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水或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容器,注意观察,倒( )次正好把圆柱装满。(3)实验发现:圆柱体积=( )个与圆柱等底等高圆锥体积 反过来说: 圆锥体积=( )等底等高圆柱体积 =( )( )字母公式:圆锥 =( )快乐收获1.练习四第3题,独立完成。公式: 列式解答:2. 练习四第7题,判断对错,圈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2)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3.练习四第4题,独立完成,并把算式写在下面。(1)算式: (2)算式: 武鸣县甘圩镇唐历小学 小学六

3、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学习内容:比例的意义 P32-33学习目标:1我能说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我会进行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学习重、难点:我知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快乐起航1.( )叫做两个数的比。2. 比的前项是( ),后项是( ),比值是( )。快乐探究1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 ) : =( ) =( ) =( )2.写出上面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 )=(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 )。3.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 )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 )条件, 因此判断两

4、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 )。思考: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 )后再判断。例如:判断10:12和35: 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 10: 12=( ) ,35: 42=( ),所以 10:12 35:42。4.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 ),有( )项;比例是一个( ),表示两个比( ),有( )项。5. 4.5:2.7 = 10:6(1)上面比例的外项是( ),两个外项的乘积是( );(2)上面比例的内项是( ),两个内项的乘积是( );(3)把这个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交叉( ),所得的积都是( );所以 4.5

5、6 102.7(4)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 )里,两个( )的积( )两个( )的( ),叫做比例的( )。快乐收获2.完成课本P36第4题。(1)去年和今年2月份晴天和阴天的天数之比,组成比例是( )。(2)这个比例的内项是 ,外项是 。3.练习六第5题。我能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6:9 和 9:12 ( ) (2)1.4 : 2 和 28:40 ( )(3): 和 : ( ) (4)7.5:1.3 和 5.7:3.1( )思考: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外,还可以运用( )方法来判断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武鸣县甘圩镇唐历小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科动感教案学习

6、内容:解比例 P35-36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解比例的方法。2. 我经历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我知道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快乐起航1.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两个( )的积等于两个( )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 )。2.我能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6 :3和8 :4 :和 :快乐探究1.阅读P35第一段:求( )中的( )叫做解比例。2.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

7、实际高度是多少?思考:(1)“”表示: (2)我能找出两个相等的比写成比例:(3)我会解比例:3.解比例:解比例的方法:首先根据比例的( )把比例转化成( ),再根据以前学过的( )的方法求解。快乐收获1.解下面的比例。 2.完成练习六第8题。(用比例解) (1)轿车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2)公共汽车模型车的长度是多少?3.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等号左端的比是,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2)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1)6:9 和 9:12 ( ) (2)1.4 : 2 和 28:40 ( )(3): 和 : ( ) (4)7.5:1.3 和 5.7:3.1( )思考: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外,还可以运用( )方法来判断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