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69446 上传时间:2021-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王维是_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_派代表诗人。2解释下列字。独:_。倍:_。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_”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4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A.思念家乡B.重阳登高的愉快C.喜爱家乡2. 课内阅读。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先写小牧童的_,后写小牧童的_,这从_到_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_

2、、_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2本诗的题目是所见,是什么意思?_3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4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3. 古诗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以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_)。3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白银盘”指的是(_),“青螺”指的是(_)。4. 课后补充。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该句运用了_表达手法。2这首诗,作者是在()。A.悲秋B.赞秋C.叹秋3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理解错误的是()A.“排”是推、冲的意思

3、B.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C.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5. 按要求完成练习。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_。遥望洞庭山水翠,_。1把诗句补充完整。2画“( )”的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把_比作_。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_4望洞庭这首诗是_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思想感情。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书所见萧萧,动客情。挑促织,夜深篱落。(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的氛围。(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

4、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7.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_,_。_,_。1默写古诗。2作者是_代_。3诗中“只缘”的意思是_。4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_。8. 课外阅读。绝句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中的动物有和。(2)这首诗描写了(季节)的美丽景色。(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9.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黄云:白云。白日熏:太阳黯淡无光。知己:知心朋友。识:认识,赏识。君:你。1

5、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是诗人_为送别友人_所作。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0. 根据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2诗中“坐”的意思是()A.乘;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3“”应填的诗句是()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B.对祖国的热爱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6、。洞庭湖:位于今_北部,是_流域的湖泊。2理解前两句,选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字表现的是(_)之美。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镜未磨”表现的是(_)之美。 A宁静朦胧 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与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_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天门山:今安徽_山与_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_。楚江:长江中下游部

7、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地,所以叫楚江。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_)“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_)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_)11. 古诗阅读。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从诗词的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A.唐诗B.宋词C.元曲D.汉赋2“昏鸦”在曲中的意思是()。A.昏头昏脑的乌鸦B.黄昏时即将归巢的乌鸦C.被人打昏了的乌鸦D.睡得迷迷糊糊的乌鸦3这首曲描写的是()的景色。A.清晨B.上午C.中午D.傍晚4以下

8、关于这首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是这首曲的名字。B.在一座小桥旁,有一户孤独的人家。C.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者独自一人流浪在天涯。D.一棵枯败的藤上,停歇着一只乌鸦。12. 课内小阅读。春日朱熹1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总是春3胜日寻芳泗水滨4等闲识得东风面1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_。2词语解释:胜日:光景:等闲:13. 先把词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能不忆江南?1把词补充完整。2“谙”的意思是_。“忆”的意思是_。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之情。14. 古诗鉴赏。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的意思是(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诗人在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