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69979 上传时间:2021-07-3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六 国 论知识点 一、 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 其实百倍 2.至于颠覆 3. 思厥先祖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刺客不行7.后秦击赵者再 8. 然后得一夕安寝 9.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三、词类活用1.不能独完 2.义不赂秦 3.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李牧连却之 6.日削月割7. 秦以攻取之外。 8.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四、一词多义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3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

2、秦 4. 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五、重点实词1非兵不利 2. 率赂秦耶 3.思厥先祖父4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理固宜然 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8.始有远略 9.始速祸焉 10.洎牧以谗诛 11.诚不得已 1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3.则胜负之数 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特殊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洎牧以谗诛 4.有如此之势,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苟以天下之大7.其势弱于秦 8.举以予人七、翻译1.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六国论 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

4、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

5、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藉之以蔽其西()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阴助其急()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2对下面语句的

6、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3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

7、所忌非韩即魏。 4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5、默写(1)古人云:“ ”此言得之。(2) ,是又在六国下矣。(3)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伶 官 传 序练习 一、重点实词解释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吾遗恨也 3、仓皇东出4、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5、负而前驱6、何其衰也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抑本其成败之

8、迹皆自于人欤?10、举天下豪杰二、一词多义1、【与】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2、【以】A可以知之矣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3、【乃】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盛】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请其矢,盛以锦囊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5、【困】A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B 智勇多困于所溺C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D 急人之困6、【告】A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7、【微】A

9、 祸患常积于忽微 B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C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D 微斯人,吾谁与归E 其文约,其辞微8、【其】A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 吾其还也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E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词类活用1、函梁君臣之首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祸患常积于忽微四、选择题1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下列句中,

10、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智勇多困于所溺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雄壮。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身:身体。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 B.一夫夜呼,乱者

11、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六、翻译下列句子: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七、阅读下面一段欧阳修的五代史宦者传论,完成1-5题。(19分)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

12、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

13、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A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符合 ) B.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使感到痛快 )C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假使 ) D.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 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3分)A其源深于女祸 智勇多困于所溺B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尔其

14、无忘乃父之志D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 而皆背晋以归梁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说明宦者之祸的原因及表现的一组是(A)(3分)A用事也近而习 人主之势日益孤 B以小善中人之意 尽杀以快天下之心C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D惧以祸福而把持之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文章开头高屋建瓴,从历史的高度揭示了宦官对国家政权造成的严重的危害,从而警告后世君王必须特别警惕宦官之祸。B.宦者为害是因为他们日常行事在帝王身边且和帝王关系亲密,且善用小小的善言善行迎合人心,从而使帝王亲近他们而疏远贤士。C.作者通过宦者之祸与女色之祸的比较,指出君王若

15、能及时醒悟,揪住他们把他们赶走就能消除祸患。D.欧阳修的另一篇文章伶官传序中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本文对宦官之祸的分析再一次验证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5、翻译下列句子(6分)(1)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等到帝王已经信任他们了,然后再用祸福等利害去吓唬他并从而掌握他。(关键词是“待”、“惧”、“以”,介词结构后置)(2)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做帝王的人,(本意)并不是想在宫廷之内培养祸患,而在宫廷之外疏远忠臣、贤士,祸害都是渐渐累积起来并且形势让它变成这样的。(关键词是“内”“外”“势”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八、课堂巩固练习

16、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率赂秦耶率:全部 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暴霜露,斩荆棘 暴:bao 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 始速祸焉 速:很快洎牧以谗诛 洎:ji 等到 当与秦相较 当:应当或未易量 易:轻易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侵略A BC D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洎牧以谗诛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 然后得一夕安寝可谓智力孤危

17、剌客不行,良将犹在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至于颠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B.C.D.1B2D3D4答案:(1)遮蔽(2)挺身而出(3)暗中(4)发展到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5答案:B6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 答案:C7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