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1113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备课组本学期初三数学将进入全面总复习阶段,其中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把整个初中的知识全面掌握,如何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体系,准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提高效率,进行知识梳理及提高创新能力;如何进行复习与教研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处理和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为了搞好复习应对中考,特制定以下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

2、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认真完成学校交予的中考任务。二、基本情况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

3、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有两手准备:重点是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兼顾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让学生会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的进系进行疏理,帮助学生建立初中数学知识网络,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复习。同时也不忘适当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阅读理解、探索创新和数学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材分析: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的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学习报为主,共计38课时系统讲授上述12个单

4、元知识。四、复习措施和方法:根据复习时间和具体内容,安排三轮进行总复习。第一轮,以教材(中考新航标)章节顺序做系统全面的复习;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以提高综合知识能力,训练思维,探求中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方向;第三轮梳理冲刺,综合模拟强化提高。1、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特别是河南省有关中考的精神和中考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方面有待整合提高,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全面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2、注意学科间的渗透,体现应用性和时代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

5、用结合。选题要精练,要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选题尽量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时代性,避免题海战。上好每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争取能到“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的地步。 3、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我的想法是:将整个复习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五、时间安排第一轮:系统复习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

6、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时间利用安排:(1)3月15日-5月15第一轮复习,5月16日-5月31日第二轮复习,6月1日-6月17日第三轮模拟训练(2)第一轮复习:第一课时 有理数第二课时实数第三课时整式第四课时分式第五课时二次根式第六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组)第七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八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第九课时分式方程第十一课时一次函数第十二课时反比例函数第十三课时二次函数第十四课时函数的综合应用1第十五课时函数的综合应用2第十六课时统

7、计数据的集中程度第十七课时统计数据的离散程度第十八课时认识概率第十九课时概率的应用第二十课时统计与概率的综合运用第二十一课时命题与证明第二十一课时相交线与平行线1第二十二课时三角形第二十三课时三角形的全等第二十四课时平形四边形第二十五课时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二十六课时梯形第二十七课时相似形与比例线段第二十八课时相似三角形第二十九课时锐角三角函数第三十课时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轮模拟考试第11周(4月25日-4月29日)第三十一课时相似与全等,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运用第三十二课时圆的有关性质第三十二课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三课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四课时圆中的计算第三十五课时展开,折叠与视图第三十

8、六课时平移与旋转第三十七课时对称5.11第三十八课时规律探究第二轮专题复习(5月16日-5月31日)第三轮模拟训练(6月1日-6月17日)按这几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此单元复习主要进行查漏补缺,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努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第二阶段:专题训练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型问题:应用类的试题仍将是热点,且题型背景将更加丰富多彩。市场经济、人文社会、环境保护、学科交融、方案设计、操作决策;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体现自学能

9、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等十个专题进行专项训练;(本阶段从5月1日-25日,约25天左右)第三阶段:中考模拟一般来说,影响考试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知识因素、速度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解决知识问题,还要解决速度问题和心理问题。专题训练得当,可以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提高运算答题速度,稳定考试心理正常发挥水平,专题训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逐步解决问题(一)解题模式训练有些试题的解答结构基本稳定,具有一类试题解答结构的代表

10、性,如果掌握了这些试题的解答要点,加强训练,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再来解答此类试题就轻车熟路迅速准确,简明扼要,中考数学复习,要加强解题训练,但不能无目的地解题陷入题海,要学会一题多用、多题一用,举一反三。(二)模拟考试训练模拟考试是按照正规考试有计划安排的模仿性考试,能综合检测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全面复习,专题训练之后,才能作这种考试,为了使检测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出好或选好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2、认真评阅试卷:认真评阅试卷能有效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3、

11、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4、做好各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做法是:从市调研试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本阶段从5月26-6月10日,约15天左右)(三)、考试方法训练考试过程,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因此,知识能力故然重要,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复习工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准备三份试题,第一份教师讲每题及每种题型怎样做,学生听,然后学生仿教师所讲去做;第二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考什么知识点及

12、数学思想方法,并用铅笔写在试卷上,然后套用知识点去做;第三份由学生在前二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六、在复习阶段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1、课内与课外,讲与练的关系。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切忌以讲代学,以练代学,顾高不顾低。课外练习要精心设计、精心造题,以有理于消化所学的知识、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练习中提高对知识和方法的领会和掌握。练习量要兼顾减轻学生的负担,量要适中。2、阶段复习与总体提高的关系。复习分三阶段完成,但每一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总体的一个环节。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对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与练习中要尽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学科间的渗透、知识的应用性和时代性,减轻对第二阶段以及后面复习的压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过程复习知识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的突破,以提高总体成绩,来完成中考任务。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