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2595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00【】【必修3周仁旭2015-10-15】.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节复习 导学案一、章节复习建议1. 掌握生态系统结构,尤其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2大重要功能。复习时应借助能量流动图解,结合物质循环等有关知识,分析能量流动的源头、途径、传递效率及物质循环的全球性过程.3. 信息传递,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4. 重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考点1、 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例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B

2、C D答案 。考点2、 生态系统成分 【回归教材】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2生产者(1)类型:_(主要是绿色植物)。(2 ) 地位:是生态系统的 。(3 ) 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等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消费者 (1) 类型: (各级消费者)(2) 地位:生态系统的 。(3) 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 ,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1) 类型: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2) 地位:生态系统的 。(3) 作用:将遗体和残落物等的 分解成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例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3、()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答案 。学生活动1:尝试 建构 生态系统的模型 ? (概念/结构模型 )1. 概念模型:2. 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为下图这样的简化模型。【回归教材】(参见教材P90)学生活动2:判断题1. 光合细菌、硝化细菌都是生产者( )2. 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消费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才是分解者( )。考点3.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回归教材】1.生产者和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是 和 的渠道。2.在草兔狐狼 食物链中,狐和狼的营养级分别是第 、第

4、级,而狼的消费级却是 。营养结构的功能: 考点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回归教材】1. 能量流动起点是: 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变化是: 3、能量流动的特点:a. 性: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不可逆转.b. 性: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如枯枝败叶等。4. 初级消费者中能量的来源及去向图解 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量(c)。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的能量。即:摄入量(a) 例如: 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 初级消费

5、者同化能量(b)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量(d)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量(e)。即:同化量(b) 生长、发育和繁殖(e)分解者分解利用(f)下一营养级摄入量(i)未被利用(j)5. 生态金字塔(有3种) 【知识提升】a. 能量金字塔: 特点: b. 数量金字塔: 特点: c. 生物量金字塔【例3】调查某生态系统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数值,若能量传递效率是1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0.15B BC0.15DCC0.15(ABDE) DBADE答案 。6、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回归教材】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 (提高能量利用率)2)调整生态系

6、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例4】 2010海南)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考点5.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回归教材】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反复循环运动2.特点:a. b. 学生活动3:请:构建 碳循环 模型?【例5】 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下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的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

7、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cf答案: 考点6.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回归教材】1种类: 。2作用:(1) 个体: 。(2) 种群: 。(3) 群落和生态系统: 3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2). 。【例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答案: 考点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回归教材】1、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2、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2)恢复力稳定性: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3、关系:一般情况下,对

8、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 关系。课内提升1: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2) 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 _kJ。(3) 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 _。(4) 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上表可知同化总量/106 J储存能量/106 J呼吸消耗/106 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601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 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 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 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