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2776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课程纲要.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学科八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刘寨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薛志成适用年级八年级总课时36设计日期2011.08.28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学期是八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综合物理知识的初级阶段,是一门新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具有吸引性。从学生方面来看: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 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学习内容来看:本期教材共安排了五个学习单元:“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通过这几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探究物

2、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为以后探究物理知识打下良好基础。课程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的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5.从能量的角度认识

3、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实施内容第一章 光现象第二章 声现象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四章 物态变化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课时安排6课时左右8课时左右7课时左右5课时左右10课时左右1 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教练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实施对策1.通过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

4、实验器材和班班通教学平台,使教具和课件得到合理运用;注重与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联系;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动手操作推理归纳等手段来认识声的产生与传播、声的特性、声的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的吸、放热现象、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2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会解释一些有关声、光、热、电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3.实验活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理,提高教学效率。5.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物理知识思想方法的渗透。6.面向全体学生,

5、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课程评价(一)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1. 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1.2. 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3. 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4. 搜集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物理小论文。5. 单元学习后进行分析整理,及时互评。(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1.卷面分析: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基础知识平均错误率在5%以内,作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实验探究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2.进行一次实验探究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4.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个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