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2813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明钊颖--创建班级文化品味幸福人生(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与班级文化共成长哈尔滨市阳明小学校 钊颖我是哈尔滨市阳明小学的教师钊颖,2007年我来到阳明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还记得当时阳明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如“蚂蚁之家”的主流文化是“团结”;“琢玉坊”的班级精神是“我玉我琢”;“大雁之家”的核心文化是“交相引领”;阳明的学生都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我也很想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很快,我就发现同学们对安徒生的童话七色花的故事很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七色花”作为班级的吉祥物,并结合七种颜色的含义,确定了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爱、勤、礼、健、律、诚、智”等多种好习惯,也就是“七色花坊”的班级培养目标。苏霍姆林

2、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过,在我们的教室里应该有让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和思考的空间,于是,在2009年的春天,我在班级中开展种花实践活动。春天,同学们用积分换花种,播种下心中的希望之花;夏天,教室成了“小小生态园”;秋天,大家一起收获果实,采集种子,;寒冷的冬天里,我们一起种蒜苗,生豆芽,同学们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开心极了那一年我执教了播种七色花,收获好习惯这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同学们才真正意识到种花意在育心,是为了把好习惯的种子播种在他们心中,为将来实现美好的人生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七色花坊”的特色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七色花坊”里有一块双面使用的KT板,正

3、面是光荣板,上面记载着同学们的良好行为表现;背面叫做“投诉板”,同学们发现谁有不好的行为表现,就会记录在投诉板上,每周常规班会的总结内容就来源于此。这是“七色花坊”的制度文化。经过五年的学习与实践,“七色花坊”的班级文化已经趋于成熟。但此时,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七色花坊”的孩子们带着“播种七色花,收获好习惯”的生活信念,带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毕业了,让我不舍的不仅是那些孩子,还有“七色花坊”的班级文化。2012年的10月,我带着“七色花坊”的故事,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比赛结束后,我还十分幸运地参加了最后一天的表彰总结大会,在会上我看到优胜选手们的现场展示,也听到专家评

4、委的精彩点评,真的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看清了差距,找到了的不足,我发现“七色花坊”的班级文化只有培养目标,没有主流文化,而且七种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同时推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也是每一阶段选择一个点切入,很难将七种好习惯都落到实处,于是,我开始寻找新的方向。作为新一年的班主任,我首先要做到观察、了解学生,我发现许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学过画画、舞蹈、口才表演等幼儿启蒙课程,所以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或特长,我觉得他们个个都是班级中的小明星,因此我选择以“小星星”为吉祥物,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星光虽然微弱,但是我们都知道,那天边的启明星,能为世界带来曙光,夜晚的北极星,能为夜行的人们指引方向,这默默无

5、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人性的美,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心灯,我们必须先“点亮自己”,才能去“照亮他人”,从而确立了我们的班级精神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点亮自己”是希望我的学生先做好自己,做一颗自信的小星星,“照亮他人”是希望他们能助人为乐,成为一颗颗乐于奉献的小星星。这就是我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确立班级精神,创建核心文化。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其实也是一种行动研究。我们在构建新的班级文化之前都是先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看这个班的整体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班级的吉祥物,再经过反复推敲,才能确定班级的主流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班级的灵魂,

6、它是我和学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引领我们不懈努力,不断进取,朝着我们目标迈进。班级的精神文化还需要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相互支撑。第二步:用星星的形象,构建环境文化。在确立班级精神之后,我在家长中征集班级雅称,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叫“星星乐园”,有的建议叫“星星之家”,其中有一位家长为班级起名叫“硕星阁”,这个小活动使家长们对班级文化有所了解,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把小星星的形象播种在孩子们心中,我们还共同学习了班歌表演唱神奇可爱的小星星,美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设计了班徽“微笑的小星星”,我和学生共同创作了班级诗歌星光絮语,每周的班会课上我们都要朗诵这首诗,它

7、时刻提醒同学们要“点亮自己,照亮未来”。为了让小星星的形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在教室的后墙设计了由43颗小星星组成的“星光笑脸墙”,那里张贴着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梦想照片,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最美的星座。喜欢读书的同学想做“读书之星”,擅长画画的同学想当“绘画之星”,经常在操场上奔跑的同学想当“运动之星”同学们这些小小愿望在这里被唤醒。每当看到这里,我和同学们都会中心中充满希望,也会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儿。我觉得这面“星光笑脸墙”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信中唤醒了希望。教室左侧的窗台是同学们的种植实践基地,我们称它为“星光种植园”。春天每一位同学都会把自己收集的种子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交换,然后在自己的小

8、花盆里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夏天,大家兴奋地围着窗台,欣赏着班级里的小小生态园;秋天,我们采摘果实,收集种子,制成标本,供同学们学习、欣赏我觉得是星星班级的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和劳动的意义,也让他们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去耕耘,去培育,希望的种子就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因此,是 “星光种植园”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播种了希望。教室的右侧是“星光评比墙”,那里展示的是班级中最闪亮的小星星。每学期,我们班中 50%左右的同学都会被评为班级之星或阳明之星。而另外一些同学也会与同桌合作被评为“星级同桌”,或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成为“星级小队”,他们都是班级里的“和谐之星”,这样一来,每一位同

9、学都成了班级里的小明星,他们互相关爱,互相包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班级精神,也就在成长中收获了希望。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班级文化让每一颗小星星都拥有梦想,更加自信,希望教室就是我和小星星们一起播种希望,孕育希望的摇篮,我相信,我们也终将会在这里收获我们的希望。第三步,设计特色活动,开展行为文化。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会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在我们班,每天放学时都有一位同学举着小班牌走在队伍的最前边,他就是我们班的北极星。这个特色活动是这样进行的:每天放学前,全班每人一票,从当天表现好的同学中,公平地选出当天的“北极星”。因为北极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10、星,还能给人们指引方向,所以必须是一天中表现最好的孩子才能当选。为了能当上“北极星”,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努力着,班级里的纪律、卫生自然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活动初期,我们每天放学前按照学号顺序由五名同学进行提名,然后大家举手表决,但是没过几天,我就发现小学生看问题不够全面,他们只关注自己周围的人,这样的活动就失去意义了,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方案,要求同学们在提名时必须说明原因,说说为什么选他,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同学们对好的表现加深印象。很快这项活动就成为同学们每天的期盼,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让我们的班级星光熠熠。第四步,评价中多鼓励,形成制度文化。除了每天选出“北极星”之外,其他表现好

11、的同学也会得到相应的星星印章,积少成多,10枚印章换一个星星笑脸的小粘贴,10个星星笑脸换一张星光卡,这形成制度文化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位顺序表中的10进制关系。这个评价制度也会随学生的成长而不断修改。为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也为了使班级里的大小事务都井井有条,我们班还开展了“星星服务岗”活动,有节电服务岗,通风服务岗,安全监督岗,午餐服务岗无论做什么岗位,同学们都会在放学时兴奋地和家长讲述着自己在学校里是怎么工作的,我想:作为家长听到的应该都是幸福的声音。班级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推进,需要我们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或调整活动方案,或调整评价制度

12、,只有这样,班级文化才能做深,做实,班级精神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润泽生命,成为我们师生享用一生的精神文化。 第五步,耕耘班级博客,架起沟通桥梁。“生活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几年来,我坚持用博客来记录班级里的大事小情,使教育反思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博客也成为我们进行班级文化研究的一个新平台。1、博客见证了我和“星星班级”的共同成长我的博客上有原创博文四百余篇,记述着我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那里有跳绳比赛夺冠后的喜悦,也有拔河比赛失败的泪水,有看到黄豆出牙的惊喜,也有淘气包们犯了错误留下的反思在我们的博客相册里,有同学们第一次春游,第一次带上红领巾,第一次参加校园艺术节等等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如今,这

13、篇篇博文,这张张照片,都已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成为我们“星星班级”的一本电子档案。2、博客架起一座我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少不了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博客也成为我和家长们交流的一个新平台。家长们从博客上能够随时关注到学校和班级里近期开展的活动,也对班级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建议,或是在教育中的困惑都表达出来,与我共商解决对策。尤其是每位家长都参与撰写了自己的家教故事,当这些家教日志在博客中发表后,使更多的家庭能够共享教育资源,也使家长学校又增添了一种的新的模式。3、博客将永远传承我们的班级精神静下心来思考,我发现“星星班级”这个网络上的家,将带着我们的班级精神,伴随孩子们的一生。虽然今天大多是我在博客上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但是,明天孩子们就会自己管理这个永远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在未来的日子里,当孩子们毕业后,走入新的集体,走上新的岗位,我相信,他们永远都会带着“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人生信念去做人、做事,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教师的工作润物无声,需要我们勤于学习,积极思考;教师的工作富于挑战,需要我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教师的工作成就幸福,需要我们善于总结,薪火相传。多年来,我与班级文化共同成长,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品味着作一名班主任的幸福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