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2858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限时集训(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2012无锡模拟)如图1所示,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匀速率运动到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牵引力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图1B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C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2(2012长春模拟)如图2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2、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3mgCc点与b点的距离为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3(2012福建福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 图3A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重力做的功B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小球1到达B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的动能D两小球到达B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4(2013浙江温州市五校联考)如图4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绑定拴牢。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

3、(球与弹簧不粘连,放上金属球后细线仍是绷紧的),某时刻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金属球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图4A球所受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B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5. 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自行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自行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600 J的初总动能 图5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

4、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5中的线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600 JB360 JC300 J D240 J6如图6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mgh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mgh7(2013中山模拟)如图7所示,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

5、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上的相同高度处,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和,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关于两物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A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相同C两物体着地时的速率相同D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相同8.如图8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l。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图8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f)(Ll)B物

6、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l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Ll)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l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9(18分)(2013山东潍坊市抽测)如图9所示,水平路面CD的左侧有一固定的平台,平台上表面AB长s3 m。光滑半圆轨道AFE竖直固定在平台上,半圆轨道半径R0.4 m,最低点与平台AB相切于A。CD的右侧有一长L12 m的木板,上表面与平台等高,小物块放在板的最右端,并随板一起向左运动,当板的左端距离平台L2 m时,板与小物块向左运动的速度v08 m/s。当板与平台碰撞后,板立即停止运动,小物块在板上滑动。已知板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10.05,小

7、物块与板上表面及轨道AB的动摩擦因数20.1,小物块质量m1 kg,取g10 m/s2。图9(1)求小物块进入半圆轨道时对轨道上A点的压力;(2)判断小物块能否到达半圆轨道的最高点E。如果能,求小物块离开E后在平台上的落点到A的距离;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10.(18分)如图10所示,质量m1 kg的小物块放在一质量为M4 kg的足够长的木板右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用劲度系数k25 N/m的弹簧拴住, 图10弹簧的左端固定(与木板不粘连)。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对木板施以12 N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

8、动摩擦力,g10 m/s2)。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kx2,式中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求:(1)开始施力的瞬间小物块的加速度;(2)物块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答 案限时集训(十八)1选BD汽车由A匀速率运动到B,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合外力做功为零,即W牵WGWFf0,即牵引力与重力做的总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C错误,B正确;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D正确。2选BCD物块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Rmv,得vb,故A项错误;在b点,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Nmg,得FN3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项正确;物块由b到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x0

9、mv,得x,故C项正确;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即摩擦力做的功WFf,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mgRWFf0,故WFfmgR,故D项正确。3选C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对1、2两小球所做的功相等,A错误;1、2两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它们的机械能均守恒,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1有:mghEk1Ek0,对小球2有:mghEk20,显然Ek1Ek2,C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小球到达B点时,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且小球1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小球2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小球1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于

10、小球2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D错误。4选D因为烧断线后小球向上运动,说明烧断线瞬间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上,随着小球向上运动,弹簧形变减小,弹力减小,小球受的合力减小,A错;当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与小球重力大小相等时,小球受的合力为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B、C错;此后小球继续上升,小球受到的合力变为竖直向下,小球减速,这个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弹力做功,弹力做正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增加,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形变消失,弹性势能最小,故D正确。5选D设自行车的总质量为m,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由动能定理有mgL10Ek,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由功能关系有EkmgL2E电,

11、代入数据解得E电240 J,D正确。6选D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小于gsin 30,所以必受摩擦力,且大小为mg,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mgh,故C错;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而是有mgh转化为内能,故A错,D正确;由动能定理知,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mgmgh,故B错。7选AC由剪断细绳前两物体平衡可得:mAgsin mBgsin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mv2,可知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v,故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但因物体质量不同,故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和机械能均不同,B、D错误,C正确;由PAmAgvsin ,PBmBgvsin 可知,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

12、,A正确。8选ABC根据动能定理,物块到达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k1Ek1F(Ll)Ff(Ll)(FFf)(Ll),A正确;物块到达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可根据动能定理列式:Ek2Ek2Ffl,B正确;由功的公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fFf(Ll),C正确。物块增加的机械能Ekm(FFf)(Ll),小车增加的机械能EkMFfl,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EkmEkMF(Ll)FfL,D错误。9解析:(1)小物块随板运动撞击平台时的速度v1满足:1(mM)gL(Mm)v(Mm)v小物块到A点时速度为v2满足:2mg(sL1)mvm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解得FN140 N故由牛顿第三

13、定律可知,小物块对轨道上A点的压力大小为140 N,方向竖直向下。(2)设小物块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且在最高点处的速度为v3,则有mvmv2mgR解得v36 m/s2 m/s故小物块能通过最高点,做平抛运动,有xv3t及2Rgt2解得x2.4 m。答案:(1)140 N,方向竖直向下(2)见解析10解析:(1)假设m、M相对静止,由牛顿第二定律a2.4 m/s2。此时m受的合外力F合ma2.4 NFfmg2 N。所以m、M相对滑动,ag2 m/s2。(2)速度最大时,弹簧伸长x,则kxmg,所以x0.08 m,由功能关系mgxkx2mv。所以vm0.4 m/s。答案:(1)2 m/s2(2)0.4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