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3256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的三个目标一、注重体现以人为本 王光明教授在数学教学效率论走向高效率的数学教学一书中指出:“高效率数学教学与其说激发学生求知欲,不如说激发求识欲。”“识”是领悟了某一问题的思想、方法,更是一种思维品质以及寻找、抽象出隐含在数学材料中规律的习惯。“识”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规律,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水平,也就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地,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课程改革重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愿景,也是根本。新课标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有效性。我们教学的重点必须是认真研究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

2、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目标合理定位、内容取舍相宜、方式适切有效、形式力戒浮华。更细化的话,还应包括课堂提问设计、课堂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以课堂提问为例,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准确的、恰当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进入竞技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发展生成课堂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这是因为,师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同时,教学也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从

3、这一点上来说,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重要,这里需要强调几点:(1)课堂需要预设,但仅有预设是不够的;(2)生成的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但课堂也不能完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3)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4)预设与生成两相互补,相得益彰;(5)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省教科院杨九俊院长说得好:“预设就是一种生成:有了精彩的预设一定有精彩的生成;有了精彩的预设,会出现未曾预约的精彩。”具体到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尝试做到: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问题让学生提”;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方法让学生悟”: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

4、“思路让学生讲”;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错误让学生析”。 三、注重追求教学优化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归根结底就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是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提出的理论,其主旨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最好的效果,随之建立了一个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为规定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教学速度和分析教学结果这教学过程的六阶段分别提出教和学的最优化方法。为了达到最优化的目标,教师所采取的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服务。 比如,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要明确单元教学

5、目标,要明确本课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要按照内容(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数学认知策略和态度)和水平分类(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确定教学目标并加以陈述。而像数学事实、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技能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领域;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领域;数学认知策略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过程与方法;态度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域等知识结构体系对我们的数学教师来说都必须了如指掌。 必须指出。有效教学没有“最”,只有“更”。正如化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理想状态是好的,但也是难以达到的,而我们总是可以不断接近这个理想状态。用这样的话来概括也许是合适的。即“教学起点适、教学环节细、教学反馈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