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6566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题08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理解能力。2、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3、学会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学重点1、 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理解能力。2、 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3、 学会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 点

2、拨法、朗读法、讨论法和探究质疑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日的诗句并积累、 搜集巴金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做批注教 学 流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导入一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二、 交流古诗词分别请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学生交流、汇报激发学生情趣,引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一、字词读音夸父 ku 旸谷 yng 瞬间 shn撮露宁二、展示搜集到的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见幻灯片)学生汇报掌

3、握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朗读课文、整体感 悟、 初读全文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朗读(1)、找同学朗读日这篇短文(2)、同学自读(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并出示问题组(1)“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课文引用哪些故事?(3)日的描写对象是什么?(4)他们的行为、意愿分别是什么?(5)他们的共同目标又是什么?(6)“火”“日”“飞蛾”“夸父”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7)作者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

4、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师生共同分析、探讨得出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细读课文、探讨交流1、 生活中飞蛾扑火是自取灭亡,作者为什么认为“飞蛾”值得赞美?2、 神话中“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怀恋夸父?3、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课题,讨论探究合作。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合作研讨,突破难点1、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

5、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2、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学习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回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作业、 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阅读月、 延伸 同学们,作者用飞蛾、夸父象征热烈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生追求,写得思想深邃,极具启迪性和鼓舞性。那么,我们也用这种写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吧!例文:松树长得十分挺拔,具有不怕困难的性格。它不管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怎样的袭击,它都不低头,叶子也是碧绿碧绿的。每当冬天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时,松树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它毫不畏惧,还是挺拔的挺立在那儿,犹如解放军战士站着。我不禁想到陈毅大将军写的一首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学生习作巩固新知培养写作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注重了学生自读为主,辅以老师点拨的学习方法,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培养了学生好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