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7440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生物试题 2020.6.5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周测测试1下列关于基因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C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D纯合体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 B C D4下列

2、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D核糖核苷酸必须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新的子链5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600个 B400个 C300个 D1200个6一个双链DNA分子共有碱基1 4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GC)25;构成该DNA分子的氮元素均为14N。将该DNA分子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3次

3、,则一个DNA分子中的腺嘌呤数,以及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依次为()A140;2 B200;8 C280;6 D200;67.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S型细菌的DNA、S型细菌DNA和DNA酶、S型细菌蛋白质、S型细菌荚膜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8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9.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

4、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10如图表示细胞核内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需要能量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Db链中(AG)/(TC)的值一定与c链中的相同11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A蓝藻 ;变形虫BT2噬菌体 ;豌豆C硝

5、化细菌 ;绵羊D肺炎双球菌 ;烟草花叶病毒12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说明RNA是遗传物质13.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和两个磷酸相连 B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C该DNA某一段若含有6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60个胞嘧啶 D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中碱基序列

6、相同14在甲、乙、丙、丁四组相同培养基上分别接种正常的R型菌、正常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只有S型一种菌落B利用培养的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R型菌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D甲、乙、丙三组作为丁的对照组15.下图是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的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基因中含有180个碱基,则该基因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

7、180个B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分裂3次后,含15N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1/8C 解旋酶作用于和部位D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G+C)/(A+T)=3/216.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中的氨基脱去,碱基脱去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代DNA片段之一为( )A B C D 17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图示DNA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C每个基因均由多个脱氧

8、核糖核苷酸组成D由图可知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18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19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什么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

9、的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C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D确定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20.下面为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有可能是碱基A B和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中特有的元素分别是P、C和N D与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21.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22.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

10、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23.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1、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 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4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4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25.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R基因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R、S、N、O互为等位基因C果蝇的每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基因2020.6.5高一生物周测 参考答案1C 2D 3C 4B 5A 6B 7D 8D 9A 10C11D 12D 13B 14D 15D 16C 17D 18 D 19C20D 21C 22C 23C 24A 25 D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