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3833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司法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五五”普法的重点一年,我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半年以来工作情况以及今年司法所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作以下汇报及安排。一、2018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与推进我镇基层司法所行政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南安市司法局,南安市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要求,为更好解决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及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履行基层司法所各项职能开展具体工作。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2、。 在临近春节期间,召开各村调解主任会议,回顾XX年年来全镇人民调解工作,交流经验和找寻存在不足和存在问题。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做好2018年“两会”和节假日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通知(南人调20181号)文件精神,认真进行工作部署。对全镇可能存在矛盾纠纷隐患着一排查,布置春节期间应注意各种防范措施。春节前夕,着重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进行梳理,防止矛盾激化。上半年来,全镇社会稳定,无发生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至今全镇共发生矛盾纠纷13起,调处13起,调处成功13起,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坚持月排查制度。 坚持每月召开各村调委会主任会议,分析当月及当前矛盾纠纷新动向,在全国及市两会召开之前,都及时召开

3、会议,加强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明确工作责任,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抓好业务培训,促进调委会规范化建设。 切实提高对好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在新时期可能存在的土地、山林、经济、权益以及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可能引起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加以重视,利用会议加强了调解员法制知识、业务知识,调委会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有关调解工作技术、技巧各方面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了调解员的自身素质,更好服务社会。 二、及时部署及开展各项工作。 新年开始,对“五五”普法规划工作进行认真布署,镇依法治理、普法领导小组得到及时调整和充实,积极开展“平安村居”、“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

4、2018年又在黎明村开展创建法治示范村工作,全镇九个行政村已有八个创建、达百分八十五以上。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春节期间配合市、镇慰问困难户和二女生活困难户,开展遵守计生国策宣传,积极参加综治宣传月、计生宣传月、打击短信息诈骗活动,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活动的通知、结合6.25土地日、6月份安全生产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及时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材料一万多份,促进了全镇社会稳定。 三、认真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工作。 按照关于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集中排查清理专项行动的能知(南安教20181号),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对工作进行部署,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组织、配合相关单位,及时开展重点全面了解

5、和掌握XX年至XX年年以来刑释解教人员底数和情况,掌握去向,发现多名XX年年以来刑释解教人员漏登,查对具体情况后,及时登记入卡,组织好帮教小组,开展帮教活动,着一对刑释解教人员全面落实好帮教具体责任人和具体措施,对下落不明人员加强联系。对长期外出人员,寄出帮教通知书,落实好“两头包,双列管”措施。切实做到对刑释人员帮教到位、管理到位。对他们中的违法活动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提供得出。对一般在家人员逐一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进一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水平,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按照工作要求,对53名XX年来刑释解教人员资料、信息及时入网。 四、贯彻落实2018年

6、司法所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学习,按照各有关责任要求,认真制定各项工作计划、规划。在司法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各时期中心工作,坚持使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建立学法制度,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宣传法律法规;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的各项宣传,咨询活动;做好各项信息编收工作。 上半年来我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上级及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明确责任,加大了调处力度,未遗留下较重大矛盾纠纷。但尚存在二件上访案件,一是大演村村民洪明河与洪碧辉之间的邻里纠纷,镇信访办XX年年已

7、协调土地所、派出所、司法所人员到场进行调处,但洪明河心态一直不平衡,一直在某些事情上要求解决。镇、村将加大力度,做好洪明河的思想工作;二是路荇村村民陈宝环,其丈夫洪聪兴XX年10月间不明原因死亡在永春县仙夹乡仙夹村,该村民多次要求泉州市、永春县公安部门给予处理,处理未果。该村民又对司法鉴定死亡情况提出疑问。XX年年,泉州市公安局领导关注该案件,多次和该村民交谈,解释疑难,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洪宝环暂时在心理上得到了一时平衡,但未能达成协议。2018年陈宝环对该案件又提出上访,镇、村又做了大量的工作,事情也没得到解决,应进一步向其宣传好法律和司法鉴定的权威性,明确政府各部门都会为社会主持公平正

8、义。 在下半年工作中,按照局队伍建设和“树形象”活动工作意见,开展好自身建设。按照关于2018年开展”十百千万”人民调解示范活动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开展“我为和谐作贡献”人民调解主题实践活动。按照上级各项工作要求,配合各项中心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为北京奥运胜利举办和举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为创建“平安南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尽一分力量。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

10、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三)文化资源现状。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2003-2007)、

11、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丛书(6本)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独立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

12、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近年来,随着县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

13、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14、,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

15、,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

16、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二)成立专

17、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市委党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四)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

18、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年我市成立中共*市委新农村建设工作委员会,制定*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062018年),现在据规划完成时间还有一年半。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专题调研组,对我市农村文

19、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深入xx县、乡、村实地考察、座谈,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概况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把“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村三户”的文化工作网络格局作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围绕五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即: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将闲置中小学校舍资源合理整合、新建乡镇文化站用地无偿使用、资金和设备优先拨付等工作精神贯彻到了各县(市)区,保证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推进实施。县、乡、村各级党政组织大力推

20、进“文化下乡、文化留乡、文化兴乡”工程,市、县专业剧团、图书馆、电影院、艺术馆、文化馆集中组织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农业科技信息到乡村。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以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科技普及为主要内容的“七彩周末”和“金色田野”等活动,去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余场,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市政协调研组实地考察了xx县生态展览馆、县富强镇综合文化站、文化长廊,保富村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时中乡共荣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听取了县文体局的汇报,对xx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上“五统一”,即:“统一样式

21、、统一面积、统一结构、统一预算、统一招标”值得推广和借鉴。 调研组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认识明确,规划到位,措施得力,整体推进有力度,效果明显。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准、质量进度高低快慢不一,而且都有薄弱环节;二是工作体系不健全。县区级文化行政部门机构设置难点未突破,虽然大多数已独立挂牌办公,但编委并未正式下文,属于非机构数之内的。特别是20*年撤销后的乡镇文化站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恢复,日常工作长期缺位;三是资金匹配不足、到位迟缓,拖累建设工程进度;四是资源整合不够。缺乏统筹规划,联手管理,使原本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共建共享的

22、作用;五是新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建、管、用脱节。 为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完成我市规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改善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落实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视难、看电影难、获取文化科技信息难的问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23、、群众共建共享,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城乡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文化五项惠民工程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建支中心,县建分中心,重点延伸到乡镇、村屯。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已投资建设的县、乡加强管理和指导,保证尽快解决房舍,安装设备,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结合“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基层服务点建设。通过与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

24、远程教育工程的共建共享,完成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继续向上争取资金,力争2018年底实现所有县(市)区都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并逐步向乡镇级扩展。要充实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提高使用效率,使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互联互通,更好地发挥现代数字资源的优势。 三是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工程。实行全额拨款,单独建制,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文化市场的职能,要尽快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经费。要尽管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使其成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

25、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阵地。2018年底实现乡镇都有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模300500平米,并配备相应的图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设备和文体娱乐设施设备,满足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需要。 三、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对于农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三下乡”文化活动等,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要切实保障五项文化惠民工程相关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提前将拟建项目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新建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应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并予以合理的安置、补偿,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四、健全组织,整合力量,尽快建立健全县区文化行政机构 13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