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0565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复习目标专题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111. 能用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转化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从定性、定量和能量等多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变化;2. 能应用所学物质转化知识,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3. 能依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设计物质转化的路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 建构以元素、物质类别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方式,形成实现某元素不同类别物质之间转化的思路和方法。二、方法指引1. 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生成物条件操纵反应发生性质现象反应物制备物质能量变化供能辨别物质识别变化推测物质设计物质制备方法2. 物质转化的基本观念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在不

2、同的物质中同一种元素可能呈现不同的价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伴随能量的吸收和释放。转化的过程中宏观上元素的 不变、物质的 不变,微观上 不变。3. 基于转化的推断题解题思路(1) 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找出显性和隐性条件。(2) 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如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 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 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3、。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三、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颜色1. 固体颜色:黑色:单质 、 ;氧化物 、 、 。红色:单质 、 ;氧化物 。2. 溶液颜色蓝色溶液:含 离子的溶液,如 溶液。黄色溶液:含 离子的溶液,如 溶液。浅绿色溶液:含 离子的溶液,如 溶液。紫红色溶液: 溶液。3. 沉淀颜色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与酸反应不产生气体的有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有 、 ;不与酸反应的有 、 。知识点二:几种常见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请写出每个三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碳三角 ;COCO2C ; ; 。氧三角 ;H2O2H2OO2 ; ; 。钙三角(石灰

4、三角) ;CaCO3CaOCa(OH)2 ; 铜三角 ;CuSO4CuCuO ; ; 。其他相关知识:1. 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和金属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2. 物质之最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物质 。现在用量最大的金属 。水溶液显碱性的盐是 、 。3.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遇到水放热的物质 、 、 。溶于水吸热而使温度降低的物质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可作干燥剂的物质 、 、 、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 、 。四、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典型例题1.(2018遵

5、义)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AMgMgOMgCl2BFe2O3FeFeCl2CCaCO3Ca(OH)2CaSO4DSSO2SO3【答案】C【解答】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实现一步转化;B.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C. 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钙;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点拨】一步反应实现是指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

6、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考试方向】物质的转化考查形式多样,形成多个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变式训练1.(2016遵义)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BCD选项甲乙丙AH2SO4H2H2OBNaOHNaClNaNO3CNa2ONaOHNa2CO3DCa(OH)2CaCl2CaCO32.(2019济宁)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

7、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AABBCCDD典型例题1.(2019大庆)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I 是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际应用为 。(3)J 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 ;合金中 (选填“一定”“可能” 或“不”)含有金属。【答案】(1)Na2CO3、 CO2(2)3CO+Fe2O32Fe+3CO2 高炉炼铁(3)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解答】(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其中 A 是烘焙糕点所用

8、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 A 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H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 B 是碳酸钠,C 是水,D 是二氧化碳;(2) 一氧化碳和红棕色固体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其实际应用为:高炉炼铁;(3)J 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在沙漠地区缺水;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点拨】熟悉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化学反应,找到关键信息,把物质化学式写上去,然后前后利用物质间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即可。【考试方向】框图型推断题是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的一种常见题型

9、、考查内容为转化时的物质变化、变化条件、反应类型等。变式训练1(2019深圳)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放出热量 B反应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 反 应 可 得 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 H2SO42(2019四川)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 B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 是氧化物,C 是气体,H 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 的溶液中的阴离子相同。(1) 列举D 物质的一种用途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的

10、化学方程式 。( 4 )如 图所示 的转化 关 系中, 涉及到 的基本 反应 类型是 。典型例题1(2019遵义)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例如C 点可表示+2 价的碳的氧化物。请回答:(1)A 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2)B 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3)D 和水反应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价D EFB 氧化酸盐 AC+4+20-4物物质类别(4) 若F 点所表示的物质为含有 4 种元素的钠盐,该盐的用途为 (任写一种)。(5) 查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

11、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CO 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答案】(1)CH4(2)单质(3)CO2 + H2O= H2CO3 化合反应(4)治疗胃酸过多(或用作发酵粉等)(合理即可)(5)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答】(1)A 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2)B 点的化合价为零,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3)D 点对应的物质是+4 价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4)若 F 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 4 种元素的钠盐,则该物质是碳

12、酸氢钠,该盐的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或用作发酵粉等;(5)查资料可知: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CO 中 C 元素化合价为+2, 可能具有的性质是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点拨】此题巧妙地把化合价和物质种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充分展示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类别的物质,不同类别之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解答时,首先将题干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导出, 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干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剩余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考试方向】基于组成和类别的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是必备的化学思维。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观念,研究一类物质的思路和方法(如对

13、物质进行分类,依据物质类别推测物质的性质)等为考查内容的试题,将会有更多呈现方式。变式训练1(2019广东)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 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 H、O、S、Cl、K、Ba 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1)A 和E 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2)D 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AG 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19福建)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4、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HCl、NaOH、CaCO3 和CuCl2 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1) 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 、 反应(写化学式)。(2) 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丙与丁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4) 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 (写一种)。典型例题1. (2019宁波)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BaCl2、NaOH、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

15、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 白色沉淀A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白色沉淀C 的化学式为 。(3) 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答案】(1)BaCO3+2HClBaCl2+H2O+CO2(2)CaCO3(3)BaCl2、Na2CO3【解答】(1)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且产生气体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白色固体加水得到白色沉淀 A,白色沉淀A 溶于盐酸且产生气体,A 为碳酸钙,则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滤液B 和氯化钙

16、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于D 不能是酚酞变红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点拨】此类题型是以混合物成分的检验为核心活动,了解各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气味等)、化学性质(可通过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推断)及了解各物质性质的差异尤为重要。关注图中的典型现象或者操作,找到突破口,结合相关转化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具有严谨的证据意识至关重要。【考试方向】检验物质成分(混合物或者纯净物)是化学学科核心活动之一,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或基于物质的组成和类别推断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活动的重要手段。此类题目以考查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主,可以以选择题、推断题或者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变式训练1(2

17、019随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CO2 不能直接与 BaCl2 和 MgCl2 发生反应。(1)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2) 滤渣a 的成分是 ;白色沉淀b 的成分是 。(3) 滤渣a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 。(4) ) 若现象“ 滤渣全部溶解” 变为“ 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2(2019广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 NaOH、Na2CO3、K2SO4、BaCl2 中的一种或

18、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取步骤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取步骤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 Ba(NO3)2 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 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专题五物质的转化二、方法指引2物质转化的基本观念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

19、数目、种类、质量。三、知识梳理知识点一:1. 碳粉、铁粉;MnO2、Fe3O4、CuOP、Cu、Fe2O32. Cu2+,如 CuSO4、Cu(NO3)2、CuCl2Fe3+,如 FeCl3、Fe2(SO4)3、Fe(NO3)3Fe2+,如 FeSO4、FeCl2、Fe(NO3)2KMnO43. Cu(OH)2Fe(OH)3Fe(OH)2、Mg(OH)2、Al(OH)3;CaCO3、BaCO3;AgCl、BaSO4知识点二:碳三角:2C+O2 2COC+O2CO2 或 3C+2Fe2O34Fe+3CO2(合理即可)2CO+O22CO2C+CO2 2CO氧三角:2H2O22H2O+O22H2O2

20、2H2O+O22H2O2H2+O2 2H2+O22H2O钙三角(石灰三角): CaCO3 CaO+CO2Ca(OH)2+CO2=CaCO3+H2O 或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CaO+H2O=Ca(OH)2铜三角: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CuO+H2SO4=CuSO4+H2OC+2CuO 2Cu+CO2或CO+CuO Cu+CO2(合理即可)2Cu+O2 2CuO其他相关知识:1. O、AlO、CaC2. N2CH4H2FeNa2CO3、NaHCO33. 浓 H2SO4、NaOH、CaONH4Cl、(NH4)2SO4、NH4NO3、K

21、NO3Ca(OH)2 或 CaCO3浓 H2SO4、NaOH、CaO、无水 CuSO4CO、C、H2变式训练1.D2.B变式训练1. D2.(1)作导线(2)Fe+H2SO4FeSO4+H2(3)Fe2O3+3CO 2Fe+3CO2(合理即可)(4)置换反应变式训练1.(1)SO2;BaO(2)K2SO4+BaCl2BaSO4+2KCl ;复分解反应(3) H2SO4+Ba(OH)2BaSO4+2H2O2.(1)HCl;CuCl2(不分先后)(2)CaCO3+2HCl=CaCl2+H2O+CO2(3)复分解反应(4)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变式训练1.(1)玻璃棒(2)CaCO3、Mg(OH)2(填名称也可);BaCO3(填名称也可)(3)排除硫酸钡沉淀的干扰,证明样品中无硫酸钠(4)CaCO3、BaCl2、Na2SO4、NaOH(填名称也可)2.(1)NaOH+HCl NaCl+H2O (2)该样品中一定含有 BaCl2 和 NaOH,至少含有 Na2CO3 和 K2SO4 其中一种 (3)取少量步骤 I 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 Na2CO3;若固体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 Na2CO3 和K2SO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