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 (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4614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平乐村居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平乐村居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平乐村居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平乐村居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平乐村居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 (3).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冬夜读书示子聿活动单【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体会诗中作者所讲述的做学问的道理。【活动方案】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练、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齐读课题。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一。活动一:熟读诗文,理解诗意。1反复朗读古诗:读准音,读通句,读出节奏。2小组交流:组内练读,相互点评。理解古诗大意,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准确。3展示汇报:朗读展示。交流诗意。活动二:3组内交流4全班展示。(交流从

2、感情背诵诗句开始。)【检测反馈】1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默写古诗所见。 作者 , 林樾 。 , 。【课后作业】搜集反映儿童可爱的古诗句。清平乐 村居活动单【活动方案】活动一: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音,读通句,读出节奏。2小组交流:组内指名读,其他人点评。联系插图理解课文大意,看谁对词句的理解更准确。3展示汇报:朗读展示。交流意思。活动二:展开想象,体会感情。1轻声读课文,说说:村居是一幅 的画。抓住有关词句细细品读体会,有感情地读好理解的句子。2. 交流3. 全班展示。【检测反馈】1抄写词语,写正确、写美观。低小 吴音 莲蓬 鸡笼 2背诵这首词。寻隐者不遇活动

3、单活动一:熟读诗文,理解诗意。1反复朗读古诗:读准音,读通句,读出节奏。2小组交流:组内轮读,相互点评。联系插图理解古诗大意,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准确。3展示汇报:朗读展示。交流诗意。活动二:练习对话,体会感情。1对照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想象诗人会问些什么?例:贾岛:小童子,你认识我要寻访的隐士张逢吗? 童子:他是我的师傅,现在采药去了。 贾岛: ? 童子: 。 贾岛: ? 童子: 。2组内两两组合,情境对话。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3对照上面问答,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每组三号写在黑板上。)满怀希望 彻底失望。4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检测反馈】1

4、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读一读贾岛的诗剑客、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一颗明珠,它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板书:清平乐 村居)齐读课题。以前学过词吗?介绍:古代的词都是可以唱的,这里的“清平乐”就是这首词的曲调名,也就是词牌名。“村居”则是题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一。26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江苏省如皋市下原小学 朱亚红教材简析: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上的一篇课文,也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遇到词的学习。课文描绘了一幅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景。词的上阕长短句相间,而下阕句式整齐,每句韵

5、脚相同,节奏感强。词的上半阕开篇写景,构成了清新优美的农村环境,为人物出场作了巧妙的铺垫。紧接着描写了白发翁媪醉里欢容,谈笑相悦,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词的下半阕描写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全词描绘了南方一户农家生活劳动的场景:二老融洽,孩子孝顺,老有所养,少有所事,温馨、淳朴、自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并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说一说并写下来。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趣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都,古往今来,

6、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诗一样,词,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枝艳丽的奇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欣赏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2、指名读词,了解词的基本特征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4、师生释题(1).清平乐:古人作词是可以配乐吟唱的,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表示所配音乐的一种节奏,一种情境。(2).村 居:是这首词的题目,就是“农村人家”的意思。5、质疑想象“村居”画面【“村居”这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词眼儿,这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词眼儿,让你的眼前出现什么呢?】6、指名回答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诗”这个话题入手,导入课题,了解词的基本特征,并以“村居”一词激起学生再现画面的热

7、情,从而进入全词的学习。二、活动导学(一)、初读全词,整体感知。1、指名读词,相机正音。2、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2).指名朗读。设计意图:主要通过集中朗读全词,大体了解课文所描写的主要内容。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指名读、齐读,以及教师的范读,使学生读出词的韵味。(二)、再读词句,理解大意。1、学生汇报自学所得。【课前通过自学,已经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呢?咱们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2、学生质疑。3、齐读课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实际上是为下面的互动交流所作的铺垫,通过彼此交流自学所得、个人质疑,来理解课文几个生疏的词语。(三)、品读词句,生成画面。1、指名想象,板书、交流

8、。A、乡景图(1).板书,并读出词句。(2).想象乡村风景。(3). 指名读1、2两句。B、相媚图(1)显示画面,指名回答并板书。(2).激发想象,再现情景。【想象一下,如此恩爱的一对老夫妻,操着柔柔的吴地方言,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3).创设情境,小组表演“翁媪对话”。(4).点击“醉”,理解“醉”的含义。【此时此刻,酒后略带醉意的翁媪还可能陶醉于什么呢?】(5).指名交流,相机引导。(6).教师质疑。【作者辛弃疾认识这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吗?为什么?所以说,这“谁家翁媪”是说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一对老夫妻。】2、指名回答,板书劳作图 剥莲图。C、劳作图(1). 观察画面,揣摩人物内心。(2).

9、 师生角色模拟,合作访谈,体会老大、老二的孝顺和勤劳。(3).现场分别采访。采访老大:(锄豆的老大在哪里?)【老大,天气这么热,瞧你累得满头大汗的,怎么不歇歇呀?】【平常家里的农活都是你干的吗?为什么?】【今年的豆子长得怎样啊?高兴吗?为什么?】采访老二:(编织的老二在哪里?)【老二,你这织鸡笼的手艺可真高啊!跟谁学的呀?】 【织鸡笼干什么用啊?】(5).教师小结。【多孝顺,多勤劳的两个儿子啊!因为,美好的生活,还需要劳动去创造啊!】D、剥莲图(1). 点击,显示画面及词句。(2)自由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3). 紧扣“卧”字,体会小儿的天真与可爱。【小儿子是父母最喜欢的

10、,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哪些词语,让你觉得他特别的可爱?】(4).激发想象,体会“无赖”。(5).指名背诵类似诗句,体会儿童的天真。【看着这样的画面,你会想起哪些关于儿童的诗句呢?】(6).屏幕显示关于儿童的诗句,齐读诗、词。设计意图: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的。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因此,这一环节以师生互动交流为主,教师不多作讲解,引领学生将上、下阕词句生成4幅画面:乡景图、相媚图、劳作图、剥莲图。将创设情境想象画面、体悟情感作为重点,并将小组讨论、感情朗读、角色表演、知识链接等导学活动

11、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验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幸福与安宁!上阕主要凸显了“相媚图”,设计了“小组合作表演翁媪对话”这一活动,紧扣一个“醉”字,着力感受白发翁媪老有所享,老有所依,其乐融融的幸福晚年。下阕描写了三个儿子的活动。“劳作图”的互动交流中,设计了“师生角色模拟,合作访谈”的活动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揣摩人物内心,体验老大、老二的勤劳和孝顺,这也是翁媪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原因之一。“剥莲图”是下阕的一个亮点,教学中抓住一个“卧”字,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小儿的调皮可爱,并由“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链接到其它关于描写儿童的诗句。(四)、领悟意境,体会情感。1、总结全文,整

12、体显示音、画。【你觉得,用心走遍了辛弃疾的词清平乐 村居,心中的感觉可以用哪一个词来表达呢?】2指名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3、标注停顿符号,齐读全词。4、联系背景,体会情感。【此时此刻,翁媪醉了,我们醉了,其实,最“醉”的人该是谁呢?】【为什么?可以结合你所了解到的辛弃疾生平来说说。】4、教师小结。【一个“醉”字,道出了词人辛弃疾内心强烈的愿望:向往和平、安宁、幸福的农村生活,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所以,才留下了这千古绝作清平乐 村居。】设计意图:在互动学习的最后,让学生在表达阅读全词内心感受,并结合当时辛弃疾所处的特殊环境,体会词人的内心情感。三、练习反馈1、课堂小练笔。【现在,请大家结合

13、刚才的交流,根据这首词和插图,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想象画面中描绘的情景,改写成一个片段,内容多少不限。注意:展开想象,使画面有动有静,动静结合。】2、点评反馈。3、布置连接成文。设计意图: 这是“活动导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突出教学重点,联系课后的练习,安排了一个68分钟的小练笔,要求学生从4个画面中选择其中的一幅,根据课堂互动交流,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中的情景,将其改写成一个片段,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改写内容的交流。四、课外延伸【同学们,辛弃疾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600多首词作品,内容丰富,既有金戈铁马的豪放,也有田园风光的委婉。课后,希望大家再去读一读他更多的词作,去了解他的作品风格,了解他的一生!】设计意图:以一课引一串,以清平乐 村居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辛弃疾词作的兴趣,打开学生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板书:26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乡景图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图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劳作图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剥莲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