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7078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辩斗:_以:_日中:_及:_盘盂:_沧沧凉凉:_孰:_汝:_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2、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3、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杨生之犬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日:“以此大见与,便当出尔。”生日:“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日:“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1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若不相与_A和B结交C给D赞成(2)犬引颈下视井中_A延续B伸长C导引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的句子的意思。_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

4、指_。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4. 文言文阅读。神农化民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选自白虎通义(注释)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食:吃。至于:到了。因天之时:顺着天时。因:顺着。耒耜(li s):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故谓:所以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_)(2)故谓之神农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谓之神农也。_3从本文中可知,神农为什么教民众农作?_4神农氏不但是传说中农业的发明者,还是医药的发明者,你还知道哪些与神农氏有关

5、的故事?请简述故事情节。_5.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司马温公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背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诵习,乃终身不忘也。(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阅读,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迨:等到。1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众兄弟既成诵”中“既”的意思是()A.既然B.已经C.都,全部D.非常好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远。_3幼年司马光学有所成的原因是“_”。(用

6、原文回答)4读了这篇古文,在学习方面,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6.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解释

7、文中加点的字。(1)_(2)_(3)_(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_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7. 文言文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衡乃穿壁引其光(_)遂成大学(_)而不求偿(_)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2文中有关匡衡

8、的三个故事分别是:_、_、_。3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学习匡衡的什么品质?_。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这里的“子”指的是_。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_3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谈了学习方法,谈了_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9.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

9、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博山:古地名。伐薪:砍柴。仔:同“崽”。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固:坚持。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其家户外皆山_(2)时值秋祭_(3)李氏不与_(4)鹿稍长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_(2)是夜鹿去,遂不归。_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_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_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_10.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小题。书戴嵩画牛(节选)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

10、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A.搐(ch)入两股B.拊(f)掌C.曝(p)书画D.谬(mi)矣2“处士笑而然之。”句中带点字词的解释是( )A.然而B.认为对的C.一件接一件D.既然这样3你喜欢谁?请联系人物的言行说明理由。_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 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并:连同。坐:因为,由于。强(qing):本文中指 “勉

11、强”1“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A.强词夺理B.无所不知C.有理有据D.铿锵有力2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都了解,不然会闹笑话。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所以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而到了北方却生长在山上。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不应耻笑他。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为了面子而胡乱说话。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12. 阅读训练。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

12、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选自三国志(注释)羽: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有名的勇将。尝:曾经。流矢(sh):乱箭。创(chung):伤口。镞(z):箭头。劈:用刀破开。适:恰好。流离:淋满。炙:烤,这里指烤熟的肉。引:取,拿。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羽尝为流矢所中(zhng zhng)。(2)当(dng dng)破臂作创。2与“羽尝为流矢所中”的“为”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D.请画地为蛇3用现代汉语

13、翻译下面的句子。然后此患乃除耳。_4这则故事中的关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13. 课内阅读选文。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志在高山( )A.记B.记号C.志向D.心情2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A.告诉B.说C.称为D.认为3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是()。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

14、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14.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瑞琴为君死!注释昔:以前,从前。君:对对方的尊称。掊(pu):量词,把,捧。1诗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诗句是:“_”诗中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2说说你读了本诗后的体会。_15.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度”的含义。“先自度其足”的度_“吾忘持度”的度_“宁信度”的度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