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8207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2.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加入盐酸,离子浓度显著减小的是()AOHBHCOCSO DNO【答案】AB【解析】H与OH、HCO分别结合成H2O、H2CO3(或CO2和H2O)。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H2SO4反应:2Fe6H=2Fe33H2B石灰石溶于盐酸:CO2H=CO2H2O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HOH=H2OD锌和稀硝酸反应:Zn2H=Zn2H2【答案】C【解析】A只能生成Fe2;B中CaCO3难溶不能拆;D中硝酸属于氧化性酸,无氢气放出。3下列反应可用CO2H=CO2H2O表示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CaCO3B将盐酸滴在BaCO3上C向盐酸中滴加Na2CO3

2、溶液D向盐酸中滴加NaHCO3溶液【答案】C【解析】CO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4能发生离子反应,但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B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Na2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反应为HCOOH=COH2O。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u(OH)2与稀HNO3混合:OHH=H2OBCaCl2与Na2CO3反应:Ca2CO=CaCO3CMgSO4与Ba(OH)2溶液反应:SOBa2=BaSO4DFe2O3溶于稀H2SO4Fe2O36H=2Fe33H2O【答案】BD【解析】A中Cu(OH)

3、2(难溶)应写化学式,C中还有Mg(OH)2(沉淀)生成。6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BSiO22NaOH=Na2SiO3H2OCAgNO3HCl=AgClHNO3D2HClCu=CuCl2H2【答案】D【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l、OHBH、Ca2、CO、NOCCu2、K、SO、NODNa、HCO、OH、Ca2【答案】C【解析】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必须相互不起反应。A中Mg2和OH能起反应生成Mg(OH)2沉淀;B中H和CO、Ca2和CO都能

4、起反应;C可以;D中HCO和OH、Ca2可发生反应生成CaCO3和H2O。8下列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HOH=H2O来表示的是()A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B氢氧化铜溶解于稀硫酸C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D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溶液混合【答案】AD9在强酸性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Mg2、NO、ClBNa、K、CO、NOCK、Ba2、HCO、ClDNa、K、MnO、SO【答案】A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足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OH)2CO2=CaCO3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

5、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答案】A11溶液中可能有SO、CO、Cl、NO等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回答下列问题:(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离子。(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离子。(3)当溶液中有Ag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离子。【答案】(1)CO(2)SO、CO(3)SO、CO、Cl12仔细分析下图中的实验:A、B、C试管中的现象如下表所示:ABC产生白色沉定,溶液仍为蓝色产生蓝色沉定,溶液变为无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为无色写出A、B、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_;B_;C_。【答案】SOBa2=BaSO4Cu22OH=

6、Cu(OH)2SOCu2Ba22OH=BaSO4Cu(OH)21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产生沉淀;(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3)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nH2O);(4)铝片溶于稀硫酸;(5)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6)SiO2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1)Ca22OHCO2=CaCO3H2O;(2)OHH=H2O;(3)Fe2O3nH2O6H=2Fe3(n3)H2O;(4)2Al6H=2Al33H2;(5)ZnCu2=CuZn2;(6)SiO22OH=SiOH2O。14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1)Ba

7、Cl2(HCl)试剂_,离子方程式为:_。(2)O2(CO2):试剂_,离子方程式为:_。(3)SO(CO)试剂_,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BaCO3 BaCO32H=Ba2H2OCO2(2)NaOH溶液2OHCO2=COH2O(3)稀硫酸CO2H=H2OCO215在四个脱落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为了鉴别各瓶中的试剂将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并两两混合,其实验现象为:AB产生无色气体;BC产生白色沉淀;AD产生白色沉淀;AC无明显变化。(1)由此推出各试剂瓶所盛的试剂为(填化学式):A_,B_,C_,D_。(2)AB反应的离

8、子方程式_。(3)A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HClNa2CO3BaCl2AgNO3(2)CO2H=CO2H2O(3)AgCl=AgCl【解析】由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可知:试剂A与其他试剂混合时产生的现象最有特征:与B产生无色气体,与D生成白色沉定,与C无明显现象,由此推知A为盐酸,B为Na2CO3,D为AgNO3,则C为BaCl2,用BC产生白色沉淀进行验证,可知上述推断完全正确。16(1)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Ca2CO=CaCO3;_。OHH=H2O;_。CO2H=H2OCO2;_。(2)完成离子反应,然后改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_Ag=_Ag;_。Fe2O3_=

9、Fe3_;_。CaCO3_=CO2_;_。【答案】(1)CaCl2Na2CO3=CaCO32NaClHClNaOH=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2)Cu2Ag=Cu22AgCu2AgNO3=Cu(NO3)22AgFe2O36H=2Fe33H2OFe2O36HCl=2FeCl33H2OCaCO32H=CO2Ca2H2OCaCO32HCl=CaCl2H2OCO2(或其它合理答案)17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如下:如图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 1 mol/L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试剂,再一边不断地滴

10、加1 mol/L的H2SO4溶液,并轻轻振荡。试完成下列内容:(1)实验现象及分析:溶液颜色变化为_,原因_。灯泡亮度变化:_,原因_。溶液变浑浊,原因_。(2)实验结论: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_(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答案】(1)由红色逐渐变为浅红,最后颜色褪去Ba(OH)2电离出的OH与H2SO4电离出的H中和生成H2O,使烧杯中的c(OH)减小,红色逐渐褪去随H2SO4溶液的不断加入,呈现由明到暗以至熄灭,再逐渐变亮开始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变小,故灯泡变暗,当烧杯中的Ba(OH)2完全反应后再加H2SO4,离子浓度又变大,灯泡又变亮Ba2与SO结合生成了BaSO4沉淀(2)2HSOBa22OH=BaSO42H2O-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