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9129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古诗两首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3、古诗两首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3、古诗两首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3、古诗两首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3、古诗两首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古诗两首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古诗两首 (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预习,通过交流展示,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感知古诗主要内容,并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2指导学生通过同座位和小组的多种合作形式复习诗歌读背和意思的讲述。 3.小组自主学习,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从中发现古诗学习的乐趣。 4.重点体会李白与杜甫在两首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表达的迥异之处,从而感受不同诗人的诗作风格。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情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依标预习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导学1读一遍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通过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把字音读正确,如果遇到

2、多音字,可以做些深入的研究,如果遇到平时容易读错的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圈下来,先联系上下文读读,如果理解了就继续读下去,如果还是理解不了,就查查词典。(尝试完成伴你学1、2、3、4小题)2再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借助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3.学生课前自助完成“导学案”。1设计导学案:结合伴你学中“我尝试”“我探究”栏目,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通过自助建构,尝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尝试自己学会生字词。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2了解学情:课前或课中查看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二、互动交流学生互动

3、交流教师导学1学生小组交流。2学生全班交流。(1)字音:易读错字音:“遥、尺、疑”的音。 交流识记,指导书写:重点交流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感到难写易错的生字,如“疑、绝”等字。 a、介绍自己的识写方法 b、说说自己的书写心得; C、学生对照自己书写的汉字,修改、练写、巩固。 (2)说说对古诗词、句的理解(3)如何划分古诗的节奏(4)通过小组交流,了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资料。(5)通过预习课文,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或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1同学们,课前大家通过预习,完成了“自助预习展示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组织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同学们认为有价值的提醒与有价值的问题。3组织

4、全班交流。按照展示单的顺序,让学生提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补充,尽可能通过互助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读诗句时,注意节奏。在学生交流问题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到进一步研读课文的话题。三、合作解疑学生合作解疑教师导学1学生根据话题自助学习课文。2学生交流:(1) 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读准字音、看插图、了解诗歌意思、朗读吟诵、表达感情。(2) 自由轻声读,认识古诗中的新字,把古诗读通顺。 (3)边读边想诗意,标注不懂的地方。 (4)同桌交流。 望庐山瀑布预设1:a、 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描述瀑布的高大雄伟,想象诗人的心情。b、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自己的感受。c、 主

5、动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d、 抓住诗中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e、 想象,并反复吟诵,体会感情。绝句 预设2:a、 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b、 交流自己对诗歌中语句的理解。 c、 交流,理解,大致懂得“窗含”、“门泊”的意思。 d、 说话:喜欢哪些景物,同时了解诗意。交流,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1 读一读,把古诗读通顺,看谁读得正确,把不懂的地方注上符号。 在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吧。 2组织学生自助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2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望庐山瀑布出示图画:(1)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读懂了诗歌的哪

6、些词句呢?(3)组织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4)哪些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你理解?适时点拨指导。 你觉得庐山的瀑布怎么样?为什么? 想象自己就是诗仙李白,此时站在庐山瀑布前,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会怎样吟诵这首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呢?绝句你看出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了吗?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反馈了解学生理解情况。 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呢?适时点拨。出示图画帮助理解:图中画了诗歌中的哪些景物?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什么景物?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你看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3.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四、内化提升学生巩固内化教师导学 1.个别背,交流背诵经验:熟读成诵、理解

7、背诵等。 2.自由交流观察所得,肯定同学的发现。 3. 组织学生交流、评议。1.谁会背诵了?怎样背得又快又好的? 2.在两首古诗中,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引导发现诗句上下联相对、字数等。 3.还想背诵诗歌吗?注意两两相对的词语。 4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总结。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样的收获?五、反馈拓展学生交流总结提升教师点拨总结1.通过这节课学习,我学会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2.学生课后完成伴你学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2.你还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3.布置作业(1)布置作业: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幅庐山的瀑布图。(2)课外阅读李白“上当”板书设计 异 同 望庐山瀑布 13古诗两首 绝句 学生板书 教后笔记:古诗两首导 学 案1. 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杜甫还有哪些了解呢? 2.我有办法熟读并背诵古诗。(和同伴说说你读背的好办法。)3. 朗读课文,想一想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样的景色?4. 我会填。望庐山瀑布: ( )生紫烟,遥看瀑布( )。 ( ),疑是银河( )。 绝句:( )黄鹂( ),一行白鹭( )。 ( ),( )万里船。5.再读古诗: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 6. 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