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00316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 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 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2. 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 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D. 刚果红染

2、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3. 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 制备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B. 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C. 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D. 接种后在适宜温度和充足氧条件下培养4. 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密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5. 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

3、养基上B. 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C.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6. 下列关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由C1酶催化B. 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C. 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用于选择培养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只要产生透明圈就能确定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7. 下列有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分解纤维素的微

4、生物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两个实验都利用了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B. 两个实验都要通过得到单个菌落以利于筛选C. 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得到的菌种进行鉴定D. 选择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需要的目的菌8.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酶在微生物细胞内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时,纤维素既作碳源又作能源D.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9.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可以从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取样C.

5、 经稀释培养长出菌落后,加入刚果红溶液染色,可以得到有透明圈的菌落D. 菌落周围有透明圈,该菌落也可能是分解淀粉的微生物10. 下列关于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至少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B. 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C. 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样品中目的菌株的浓度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11. 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A. 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B. 将

6、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灭菌C. 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D. 配置培养基过程中不需要调节pH值12. 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通常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B. 加快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速度C. 使纤维素分解菌均匀地分布在稀释液中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微生物13. 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C.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 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刚果红形成红色复

7、合物14.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D.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不会出现相同的透明圈15.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植物的枝干、叶片能在土壤中完全腐烂,一定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起作用B. 纤维素分解菌往往无法分解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C. 配置培养基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只能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D. 纤维素被微生物最终分解成葡萄糖后加以利用16. 纤维素和壳

8、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下图表示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纤维素酶中的C1酶、CX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B.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C. 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来富集能够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D. 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17.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试验中,不正确的是A.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并不只有纤维素一种碳源B.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并不只是纤维素分解菌C. 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呈正相关D. 通过含刚果

9、红的鉴别培养基得到的菌种一定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18. 下列有关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是植物、真菌、细菌细胞的细胞壁的的主要成分B.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 纤维素可以与刚果红形成透明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 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19. 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B.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C. 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红色透明圈D.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

10、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20. 在将样品稀释液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先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A. 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B. 证明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C. 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D.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 (8分)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 _和无机盐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2)为了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配制的培养基应以 _作为唯

11、一的碳源,从用途上看,这种培养基称为_。对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进行统计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3)在稀释倍数为 106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次取0.1 mL),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40、250、260,则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微生物为_个。(4)获取目的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 _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_的冰箱中保存。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2. (5分)纤维素酶在生物燃料制作、布料处理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利用微生物提高纤维素酶产量是主要发展方向。如图1为用紫外线照射含有纤维素分解菌的土样,分离、培养,再检测各菌株的纤维素酶的产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从自然界获取

12、纤维素分解菌,采集土样时应选择_的环境。(2)经高压灭菌锅灭菌的培养基,需要冷却后才能用来倒平板。常用于估计培养基已冷却到50左右的简便方法为_。(3)上述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含有水、无机盐、酵母膏、水解酪素和琼脂等外,还应有_,目的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4)若用刚果红染色法比较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纤维素酶的量的多少,可通过观察平板培养基上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3)的大小来比较,其中与A1组对应的是图中的_。(5)若要保证图3透明圈中均为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操作要求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23. (7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

13、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

14、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24. (5分)秸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科学家利用秸秆能实现生态农业。而让秸秆回归农田的关键是获得能够高效分解秸秆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中某些细菌能分解纤维素,是因为其至少能合成三种重要的酶,即_。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2)配制的培养基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答出两点即可)。(3)表中哪种培养基能作为选择培养基,用于分离目的菌, (填A 或 B),依据是 ;(4)为了筛选出能高效

15、分解秸秆的微生物菌种,应在接种的培养基中加入_试剂,使之呈红色,并挑选 _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25. (7分)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在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某些细菌能分解纤维素。为分离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生物课外科研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能催化纤维二糖水解的是_。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进行定量测定。(2)般而言,配制细菌培养基时,除了加入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主要营养成分之外,还应添加适量的_。(3)在稀释涂布之前,可以将菌种样液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

16、培养,其目的是_。科研小组的同学将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几乎没有菌种,原因是_。(4)为筛选目的菌株,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CR),这种染色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存在_的问题,缺点是会形成假透明圈,原因是_(答出一点即可)。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26. (8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_酶,该酶是由_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_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通常加入_染料,此染料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

17、。用含有此染料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我们可以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一”表示无。实验结果发现其中培养基_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27. (10分)部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如秸秆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构成植物细胞的_,其单体为_。

18、(2)纤维素的分解需要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2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_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2分)(4)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燃烧,科学家建议通过秸轩沼气池来利用秸秆,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甲烷菌,甲烷菌的代谢类型最可能为_。通过沼气池利用秸秆的优点是_。(2分)答案和解析1.【答案】A

19、【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因此取样时可选择B、C两项所述的环境,或者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从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38 cm的土壤层,故不可选取深层土壤作样品,否则细菌数目很少。综上所述,A不正确,BCD正确。故选A。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识记、理解相关知识要点是解题关键。【解答】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

20、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B正确;C.纤维素酶主要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C错误;D.刚果红染色法是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所谓的受限于分离的实验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过程的理解与掌握。【解答】A.制备富含纤维素的选择培养基,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A不符合题意;B.微生物的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培养基和器材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B不符合题意;C.在选择培养后,涂布培养前需要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C不符合题意;D.

21、牛的瘤胃中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所以筛选分离牛的瘤胃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D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

22、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对相关知识要点识记、理解是解题关键。【解答】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B.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B正确;C.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C正确;D.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菌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使红色消失产生透明圈,因此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

23、确。故选A。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解答】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至少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其中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由C1酶和Cx酶催化,A错误;B.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B正确;C.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用于选择培养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C错误;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但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因此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不一定为所需菌种,

24、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的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两个实验都利用了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A正确;B.两个实验都要通过得到单个菌落以利于筛选,B正确;C.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得到菌种进行鉴定,C正确;D.两个实验中最后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不都是目的菌形成的,D错误。故选D。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正确答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分离的原理与方法。【解答】A.纤维素酶在微生物细胞内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A正确

25、;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错误;C.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时,纤维素既作碳源又作能源,C正确;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D正确。故选B。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B.可以从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取样,B错误;C.经稀释培养长出菌落后,加入刚果红溶液染色,可以得到有透明圈的菌落,C正确;D.菌落周围有透明圈,该菌落也可能

26、是分解淀粉的微生物,D正确。故选A。1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解答】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至少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A正确;B.刚果红染色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B正确;C.在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样品中目的菌株的浓度,C正确;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错误。故选D。11.【答案】D【解析】解:A、筛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A正确; B、微生物的培养

27、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培养基和器材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B正确; C、在选择培养后,涂布培养前需要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C正确; D、牛的瘤胃中是一个酸性环境,所以配置培养基过程中需要调节pH值,D错误。 故选:D。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分离牛的瘤胃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保证在缺氧条件下培养。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受限于分离的实验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过程的理解与掌握。12.【答案】D【解析】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

28、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 故选:D。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意在强化学生该实验流程的理解与运用。13.【答案】B【解析】解;A、选择培养是在以纤维素为

29、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A正确; B、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错误; C、经鉴别培养后,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色进行鉴别,C正确; 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确。 故选:B。1、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

30、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难度不大。14.【答案】C【解析】解: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A错误; B、如果在鉴别培养基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错误;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C正确; D、两种刚果红染色法可能会出现相同的透明圈,D错误。 故选:C。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在培养基中进入刚果红染液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31、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而使其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本题主要考查选择培养基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等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选择培养基及其应用的理解。15.【答案】C【解析】解:A、植物的枝干、叶片能在土壤中完全腐烂是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作用的结果,A正确; B、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的本质不是纤维素,故纤维素分解菌往往无法分解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B正确; C、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或植物秸秆为唯一的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C错误; D、纤维素在培养基中需要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为成葡萄糖后加以利用,D正确。 故选:C。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流程为:土壤取样、

32、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在加入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这是刚果红染液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的识记与理解。1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理解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解答】A.纤维素酶中的C1酶、CX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A正确;B.pH、温度不同,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

33、水解作用和对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不同,B错误;C.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C正确;D.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酶和底物结合部位不同有关,D正确。故选B。1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注意事项等,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答】A.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并不只有纤维素一种碳源,A正确;B.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并不只是纤维素分解菌,B正确;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呈正相关,C正确;D.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过程中,可采用平板

34、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将单菌落接种在含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培养,测量透明圈直径的大小,进行初筛,D错误。故选D。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的主要成分,A错误;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B正确;C.纤维素可以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错误;D.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到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D错误。故选B。19

3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刚果红染液的使用的时间及操作要求的识记与理解。【解答】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0mg/mL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CR溶液,B错误;C.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C错误;

36、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因为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D正确。故选D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知识,难度小。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低。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实验的操作理解,提高实验技能。【解答】在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实验中,需要先进行选择培养,从而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故选D。21.【答案】(1)碳源、氮源;高压蒸汽灭菌(2)纤维素;选择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法(3)2.5x109(4)固体斜面;4【解析】【分析】本题依托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提纯,考

37、查微生物培养的基本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相关知识的记忆。【解答】(1)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2)为了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配制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从用途上看,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对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进行统计时常采用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3)在稀释倍数为 106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次取0.1 mL),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40、250、260,则稀释前1mL菌液中所含微生物为个250+240+26031060.1=2.5109。(4)获取目的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等长

38、成菌落后放在4的冰箱中保存。故答案为:(1)碳源、氮源;高压蒸汽灭菌(2)纤维素;选择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法(3)2.5x109 (4)固体斜面;422.【答案】(1)富含纤维素(2)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刚刚不烫手(3)纤维素(4)(5)菌液稀释度足够高,使纤维素分解菌分散成单个细胞【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和分离的原理、方法以及基因突变原理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图示分析和综合能力。【解答】(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应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取样。(2)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刚刚不烫手时的温度是50左右。(3)筛选纤维素分

39、解菌时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4)图3中,的透明圈最大,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相当于图2中的A1组。(5)菌液稀释度足够高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保证图3透明圈中均为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故答案为:(1)富含纤维素(2)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刚刚不烫手(3)纤维素(4)(5)菌液稀释度足够高,使纤维素分解菌分散成单个细胞23.【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色;透明圈(3)不能;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该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有关问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

40、酶中的三种酶的水解底物和产物;识记纤维素的鉴定原理、方法和现象等;识记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等知识。【解答】(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如下图:。(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

41、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故答案为:(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色;透明圈(3)不能;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该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24.【答案】(1)C1酶、 Cx 酶和葡萄糖苷酶(2)碳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蛋白质、核酸、酶、 AT等(3)A;纤维素粉是唯一碳源,只有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4)刚果红;透明圈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利用,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学生记住并灵活运用知识。【解答】(1)分解纤维素的酶是是一种复合酶,C1酶、 Cx 酶和葡萄糖苷酶。(2)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

42、核酸、酶、AT等。(3)纤维素粉是唯一碳源,只有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故能用A培养基。(4)为了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秸秆的微生物菌种,应在接种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试剂,使之呈红色,并挑选透明圈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故答案为:(1)C1酶、 Cx 酶和葡萄糖苷酶(2)碳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蛋白质、核酸、酶、 AT等(3)A;纤维素粉是唯一碳源,只有能分解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4)刚果红;透明圈大25.【答案】(1)葡萄糖苷酶;葡萄糖 (2)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3)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或目的菌)的浓度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繁殖(

43、4)菌落混杂;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或能降解色素的微生物也能产生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等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答】(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昔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2)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有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3)使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或目的菌)的浓度。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

44、环境中生存、繁殖,所以将瘤胃菌种提取液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几乎没有菌种。(4)用刚果红染色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存在菌落混杂,的问题,缺点是会形成假透明圈,原因是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或能降解色素的微生物也能产生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故答案为:(1)葡萄糖苷酶;葡萄糖 (2)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3)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或目的菌)的浓度瘤胃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繁殖(4)菌落混杂;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或能降解色素的微生物也能产生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26.【答案】(1)纤维素 3 葡葡萄糖苷酶 (2)刚果红 红 透明圈(3)甲 未添加琼脂,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