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03306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7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原卷版)最新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纲解读1.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2.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3.掌握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思维导图一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特征1区域的含义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 。2区域特征(1)具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整体性:内部的特定性质 。(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

2、的影响发展 差异发展 差异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差异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方法提示地理位置位于北纬 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入海口北纬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气候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特征土地条件 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分布广泛;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土地分布特点、耕地和土壤类型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类型和多寡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

3、松嫩平原方法提示农业 耕作业,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业较为发达 耕作业,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 熟,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 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规模相对 发达程度和规模4.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影响因素区域区域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东部沿海深居内陆自然因素地形平原为主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气候

4、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显著,温差大,降水少资源贫乏丰富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科教文化水平高,高等院校集中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开放早,程度高开放晚,程度低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落后农业发展农业发达,单产高,农业在全国地位下降,农产品消耗量大有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主要供应地工业发展发展速度快,依靠便利交通运入原料重工业为主,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工业原料丰富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二三产业比重高,高新产业蓬勃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状况交通发达,方式多样,交通呈密集网状交通较落后,交通线路少4.以

5、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区域特征判断和分析例1:(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

6、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BC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1)B(2)B(3)D【解析】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 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

7、小,D项错误。(2)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错。B项正确,A、C、D项错误。(3)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错误;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植被覆盖坡面植

8、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选项正确。变式训练1:(2017新课标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4)(5)题。(4)下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

9、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考点二: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2:(2018新课标卷)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7)(9)题。 (7)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8)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

10、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9)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B C D【答案】(7)D (8)C (9)B【解析】(7)从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和城市等级两个知识点去分析解答问题。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

11、,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8)通过题干中“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可知“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为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其既能在乡村务农、又能在集镇务工。“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9)采取的有效措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来进行。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

12、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错。故选B。变式训练2:(2017新课标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

13、分(如下图)。据此完成(10)(12)题。(10)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11)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12)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考点三: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例3:(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3)(15)题。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13)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

14、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6分)(14)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_地带性规律。攀枝花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8分)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15)据图11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6分)【答案】(13)攀枝花市:附近河流水能丰富(靠近钛矿)。新库兹涅茨克市:地表相对平坦开阔。(14)纬度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15)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

15、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13)钢铁工业发展需要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地形、资源等。除资源条件外,两城市的自然条件有事分别体现在:攀枝花附近有河流,水量丰富,水能丰富;新库兹涅茨克市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表相对平坦开阔。(14)两地分别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是热量不同导致的,这是纬度地带性的体现。攀枝花能种植多类作物甚至热带作物是因为纬度低,地表高差大,水热组合类型多;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较好。(15)攀枝花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整体总结及嵌入集中地的说明。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它地区迁

16、入人口少。变式训练3:读图文材料,回答(16)(18)题。刚果河流域地处非洲赤道地区著名的刚果盆地,呈典型的盆状,盆地海拔300500米,周围为5001 500米的高原和山地。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接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流域内山区约占54.1%,平原占45.9%。两河水系差异明显,如下表所示。刚果河和海河基本状况统计表长度(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刚果河约4 640约370海河约1 090约26(16)结合图表信息,比较刚果河与海河径流量大小与季节变化的差异与成因。20世纪6070年代,在海河各支流开挖了许多人工河,直接入海。(17)请结合图2分析大量开挖人工河的理由,完成

17、填空。海河上游_ 多,集水面积大,山区面积大、汇水速度_;下游地区为_地形,泄洪速度慢;通过_条天然河道入海,泄洪量小;开挖新河可增加_通道,减轻_灾害。水稻是天津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天津农产品的拳头产品。闻名遐迩的小站稻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在同类产品中,价格较高。有人提出在郊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但有人极力反对。(18)请你分析赞成和反对的理由,填写下表。赞成天津水稻_优良,大力发展可保持品牌优势,同时,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扩大水稻生产规模,可减少粮食的调入,缓解_压力。反对与城郊农业相比,种植水稻的_较低,调整农业结构,才会促进农村发展。大面积种植水稻,会加剧天津_资源紧张状况。

18、考点四: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及其影响例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9)(20)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19)简析图2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20)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答案】(19)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任答三点)(20)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19

19、)围海造田的有利条件,主要考虑难度大小、工程量多少、围海后排水工程难易等,海水浅则排水量少,海岸线曲折则“围”海更容易。(20)围海造田实际上破坏了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沿海滩涂湿地,减少了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海”的意义在于缓解上述生态问题。变式训练4: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21)(23)题。(2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2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有:工业结构的调整:_。工业布局的调整:_。生态建设:_。其他方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