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06628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英英学古诗教案 (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英英学古诗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

2、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

3、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自己读读词语。 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4、(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自读,齐读。 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

5、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 ) 自( ) 代( ) 故( ) 首( ) 袋(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心( )( )( ) ( )( )( )( )( )( ) ( )( ) ( ) 家作: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6、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

7、什么意思? “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

8、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2分角色表演课文。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

9、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作业请你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填空。 静夜思 ,疑霜。 ,。 1.”举“的意思是_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家作:背诵课文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古诗静夜思。 2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并能用书上对话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二、

10、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