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07269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天天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2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是( )。A.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B.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3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_。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_。4你认为这是两个怎样的小儿?_2. 古文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

2、,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闾(l)里:乡里。士人家:读书人家。务:致力,从事。文字:文章。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家贫无资(_)及其稍长(_)太夫人以荻画地(_)教以书字(_)或因而抄录(_)2翻译下面句子。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4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是什么?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字稚圭(u),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匡(kun)衡:西汉经学家。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凿洞。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_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哪则成语故事?(选一选)( )A.囊萤映雪B.凿壁借光3你认为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_4. 快乐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

4、h)木:柘树;桑树。文:同“纹”,花纹。自詨(xio):呼喚自己的名字。堙(yn):填塞。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溺_故_衔_之_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_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_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滥芋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廪食以数百人。_宣王死,湣王立。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6. 阅读古文,完

5、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出文中画“_”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_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填四字词语)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

6、(她)离别时的感伤?()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

7、“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_8. 理解阅读。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与善人居(_)(2)如入鲍鱼之肆(_)2文中的“鲍鱼之肆

8、”比喻怎样的环境?_3根据文意,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是:_,_。4对文章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_9. 文言文阅读。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ng居乡里。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饲s。两月乃能飞。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ng几j间。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悲鸣不已。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自是不复飞出,日与法师为伴,以手抚摸皆不动,然他人近之,辄惊起。呜呼!孰谓禽兽无情乎?字词解释:屏居:_径:_携:_ 躬自:

9、_ 匝:_ 已:_ 适:_ 孰谓:_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狩猎之获,常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字词解释:故:_恶:_无以:_疾耕:_数:_ 逾:_然:_3华隆因犬获救华hu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d尾”,每出必从。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奋而咋z蛇,蛇死焉。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ng人事。犬疾走至家,嗥ho吠不止。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mn绝委地。车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自此爱怜,如同亲戚焉

10、。字词解释:畜:_从:_为:_ 咋:_ 仆:_ 疾:_ 举:_ 因:_乃:_4乌鸦喜谀y1 粤yu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乌鸦。2 一犬翘qio首枝头,乌鸦食其上。犬欲缘木上之,恨无何,伏地喃nn喃,仰视注目以待,3 颂曰:“乌兄,久慕高风,未亲雅教,素仰雅曲,如赐一曲,尤慰平生,心亦足矣。”4 鸦听之,喜不自胜,伸腰展翅,wi数声,食尽堕犬口中。5 犬曰:“雅曲已聆,心愿已足,蒙赐佳味,终身铭德。”6 鸦讶y曰:“非闻曲之为,乃欲吾口中食耶y!”悔之莫及!字词解释:栖:_翘qio首:_缘:_恨:_喃nn喃:_ 颂:_高:_素:_胜:_堕:_聆:_蒙:_铭:_耶:_10. 阅读文言文

11、,完成练习。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ng gng)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日:“齐之临淄三百闾(l),张抉(m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日:“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o xi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为文中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更_(gng gng)道不肖_(xio xio)主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_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的修辞手法

12、来表现齐国人多。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11. 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管理遂: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无:_使:_信:_2请选择“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A.兽畏虎也B.兽畏狐也C.兽畏天帝也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13、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是吾剑之所从坠(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中前两句的是(_),最后一句是(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1解释加点词语。曝书画_谬矣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力 在 角 尾 搐 入 两 股 间14. 阅读与理解。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

14、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次日(_)胜负何如(_)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3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_15. 阅读理解。短文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其邻人之父亦云”中“亦”的意思是_,“云”的意思是_。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_3“其家甚智其子”,富人为什么这么认为?_4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_说:“_。”短文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车刚开走B.奔走相告C.说走了嘴2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3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