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08278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一个字)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D.“花重”中“重”读“chng”。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语气朗读。A.激昂B.高亢C.赞美D.陶醉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

2、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

3、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3. 古诗欣赏。观书有感文/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mn chn):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_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_3本诗以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

4、_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读(_)。2这首诗描绘的是(_)时分的幽静景色。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_),他与孟浩然合称(_)。5. 读春雨,比较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春 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_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_6. 读古诗完

5、成练习。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诗中“游子”的含意是:_,“寸草”比喻_,“三春晖”比喻_。2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现_,同时也抒发了_。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的“子”跟“游子”的“子”意思上有什么不同?_4解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_7. 古诗欣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绘的是()时候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6、()。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声音是(),动景是(),静景是()。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列词语。无声:_ 野径:_花重:_ 独明:_2题目中的_字是全诗的字眼。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_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

7、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9. 读古诗,完成各题。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此诗的作者是_,这是一首(填序号)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和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表现了石灰的_。3此诗使用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的高尚情操。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8、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11. 课外阅读我最棒。七步诗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_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

9、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_)(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_)12. 阅读理解。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朝代),“清平乐”是_名。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初春春末夏初)时节。整首词以“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词中所写的“_”一句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寻春不见的内心感受。(后两空用原文回答)3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13. 课外阅

10、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

11、和归隐的自豪。14. 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1补充古诗。2看拼音,写词语。cng ti(_)lin x(_)chi fi(_)3解释词语。(1)应怜:_(2)屐齿:_(3)小扣:_(4)柴扉:_4古诗赏析。(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3)游园不值是_(朝代)诗人_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和杨万里小池中的_,_。15. 按要求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_,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_。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_。_,疑是银河落九天。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朝诗人_。3这两首古诗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_4任选一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或感情。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