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10642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湘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孤:_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或:_ 沃:_食不给给:_乃至被谗受贬谗:_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

2、.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_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_5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sh sh)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ng chu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 c)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 p)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3、2解释下面的字。常:_ 贯: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比喻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3.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2)然后能救其失也:_(3)学者有四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

4、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_4. 阅读理解。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曰:名叫。缁(z):黑色。向者:刚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衣(_)素衣而出 (2)衣缁衣而反(_)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迎而吠之B.将扑之C.一人虽听之D.无稽之谈3联系短文,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_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5. 阅读

5、理解。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记事)注释:率:标准苟且:马虎简札:书信少:通“稍”,稍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书遂大进(_)(2)平生于书(_)(3)未尝苟且(_)(4)或答人简札(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_3文徵明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求学时具有_和_的精神。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

6、,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_ (2)迨能倍诵乃止_(3)温公尝言_ (4)众兄弟既成诵_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7、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谈谈你的体会?_7. 阅读与思考。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学派,而孔子是_学派的创始人。2解释加点的字。问其故:_日始出时去人近:_日中:_及日中则如盘盂: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

8、画线句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4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8.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练习。严母教读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 纺绩:纺织布匹 句读:“读”读作“du”加夏(ji)楚:进行责

9、罚。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膝置书(放着) 口授句读(句中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B.旋复持儿而泣曰(拿着) 我何以见汝父(凭借)C.俄而母摇铨曰(过了一会儿) 张目视母面(睁开)D.泪方纵横落(正在) 蜚声文坛(形容名气很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译:_3短文中,母亲的“严”,有哪些表现,请用原句回答。答:_4通读短文,谈谈“铨亦泣”的原因?答:_5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严母教子的故事,请写出一例(不少于20字)。答:_9.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0、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

11、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_10. 古诗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誉之曰(_)于物无不陷也(_)2把“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成现代汉语。_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

12、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1)引:_(2)且:_(3)遂:_(4)亡: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一人饮之有余(_)(2)吾能为之足(_)3翻译文中画线句。_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_6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13、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给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在()中注音,并解释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学相长(_)_虽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2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故曰:教学相长也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13.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

14、门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遂_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_14.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司马温公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背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诵习,乃终身不忘也。(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阅读,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迨:等到。1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众兄弟既成诵”中“既”的意思是()A.

15、既然B.已经C.都,全部D.非常好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远。_3幼年司马光学有所成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4读了这篇古文,在学习方面,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1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1解释:和(_)亦(_)并(_)类(_)2翻译:天之于民厚矣:_不如君言:_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_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