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12648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体育前滚翻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体育:1. 技巧:趣味学习前翻滚的方法;2.游戏:前滚翻接力。教材分析:主教材前滚翻是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本课另一教材是前滚翻接力的游戏。两个教材都为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情分析:本次是借两个班上课,学生的人数为72人。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

2、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选用“一材多用”、“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教学目标:1.95%的学生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知道动作的基本练习方法。2.80%以上的学生前滚翻时能做到团身滚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滚翻能力。3

3、.明确游戏的目的,能遵守规则,自觉克服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精神。社会适应:与同伴和谐相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探究行为。教学准备:体操垫,木杆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前滚翻时低头、团身紧。教学难点:团身收腹,滚动圆滑。教法、学法:教法: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给学生一个自主创造学习和展示的机会。3.在练习活动中懂得了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学法:1.观察、模仿、自主尝试练习。2.认真听教师示范动作,个别、分组与集体练习相结合。3.分组探讨、互相帮助。4.自评、互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组织与要求时间准备部分1.集合

4、整队,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要求。3.慢跑热身做徒手操。4.专项准备活动。1.师生问好,提出要求,引导进入场地。2.教师讲述要求,语言提示,引导学生练习。3.组织慢跑活动,组织做徒手操4.组织专项准备活动1.学生呈四列横队,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进入场地。2.学生在教师语言提示下练习。3.慢跑后组织做徒手操4.专项准备活动1.集合做到快、静、齐,认真听教师讲解2.四列横队:10分基本部分前滚翻动作要领:从蹲撑姿势开始,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稍瞪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

5、跟大腿成蹲立。 1.组织学生自由练习2.让几位学生出来做前滚翻动作。3.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 4.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并观察。5.全过程示范分解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巧与顺势起立。6.教师示范团身滚动的动作,组织学生来做一回“球”。 7.请学生出列表演,集体进行讲评。1.学生尝试练习2.学生做前滚翻动作。3.学生认真看老师示范,明确技术动作的要点。4.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前滚翻动作。5.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了解动作的全貌。6.学生认真模仿进行团身滚动练习。开动脑筋,认真试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球”。7.学生出列表演,集体进行讲评。1.态度认真、精神饱满。2.认真积极练习。3.动作正确4.能做自我评价、小组讨论思考。5.要求头饰不能损坏6.要求沙包不能掉7.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15分前滚翻接力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出场地摆放要求。2.引导学生比赛、宣布比赛成绩。1.学生听清规则,并快速摆放场地。2.学生进行比赛。 1.安静,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10分结 束 部 分1.放松活动。2.学生自评,老师评价。3.小结,回收器材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愉快的放松。2.教师听取学生的感受,积极正面评价3.指挥回收器材。1.在教师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充分放松2.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3.收回器材。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