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13875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研究 摘 要: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互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满足于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开展阶段,他们大多时间在学校度过,良好校园文化气氛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开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建设过程中却普遍暴露出许多问题,表现为认识的片面性、设计的随从性、建设的随意性。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内涵及其功能 中小学校园文化指的是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

2、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度成熟的文化。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开发功能。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原那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中,与学校的整体建设保持方向、步调一致;要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当地社会文化建设相适应,与传统文化、未来文化开展趋势相协调。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纵向继承性原那么、横向适应性原那么、设计前瞻性原那么。 四、中小学校园文化的整体优化 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包括由

3、校园人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总之,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互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满足于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建设。 五、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建设者、创造者和反映者。我们认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应包括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即校园内师生员工组成的集体。另外,校园的职工队伍也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一局部,他们通过效劳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非常具体的影响。 六、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实践 1.

4、确定目标发挥导向功能 针对以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认识片面性、设计随从性、建 设随意性等问题,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校制订了今后的开展规划。 校风:刻苦拼搏 发奋进取 教风:爱、严、新 学风:勤、实、活 领导: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学校奋斗目标:以“德育为首位,科研为先导,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为办学方针;以“全面开展,提高质量,办有特色为指导思想,努力创办“三特、“三园,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 2.健全制度发挥控制功能 根据学校的实际,我们制订和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我校领导根据县教委、县教委党委精神,制订?校长工作职责?集体议事制度?,提出了

5、“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既明确了个人的工作职责,又提出了今后领导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制度,如?楚门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雏鹰奖章活动细那么?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比细那么?等。 3.开展学生活动发挥开发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统一的教学与课外适合个人特点学习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开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培养各种人才。 4.优化校园环境发挥陶冶功能 几年来,为改变落后面貌,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校容、校貌,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校园。主要抓绿化景点文化、墙壁文化、橱窗文化,在校园所

6、有的空地铺设了草坪,种植广玉兰、桂花等花草树木,在新建的运动场周围植树种草,建成长约20米的铝合金宣传橱窗,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引导功能 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表现为敬业爱岗,表现为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开展了各类教研活动。 6.开展群众活动发挥凝聚功能 工会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工会活动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开展了拔河比赛、“红五月活动、“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等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树立整体观念,通过正确的校园文化体价值观念的导向和良好的文化气氛熏陶,才会产生极大的鼓励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性格、兴趣不同的个体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和自我完善而奋进。 参考文献: 【1】任树纲,张同善.大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周金碧.未来学校模式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