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417068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期中物 理试卷菁优网2011-2012学年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选错得0分)1. (4分)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到质点C.只要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可以把整个物体看成质点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2. (4分)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D .直铁丝

2、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3. (4分)(2011?许昌一模)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4.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B.滑动摩擦力可以跟物体的重力无关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5.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

3、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6. (4分)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 3s落地,则该物体下落 1s时,离地高度是(g取10m/s2)()A. 5mB. 10mC. 15mD. 40m7. (4分)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 t=0开始由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以下对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23s内,质点做加速运动C. t=2s时离原点最远B. t=3s时离原点最远D. t=4s时回到原点8. (4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 1.5t2 (m

4、),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 1.5sB. 8sC. 16sD. 24s9. (4分)(2011?东城区模拟)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 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 1.5m/sB. 3m/sC. 4m/s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 (4分)(2011?徐汇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 .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

5、向垂直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A所受的弹力,正确的( )11. (4分)如图,球 A放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2010-2013 菁优网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斤0.1 .现给物体施加12. (4分)如图,一重为 200N的物体以某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 30N的拉力,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

6、小和方向分别是()-VA . 30N水平向右B. 30N水平向左C. 20N水平向右D. 20N水平向左二、第n卷填空题:(13题每空2分,14题每空3分,共12分)13. (6分)重量为4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 20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用 160N 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开始时用 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 N;用240N的 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 N;小车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尸.14. (6分)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 A, B, C 点间 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

7、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 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第H卷计算题(4小题,共4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始公式和简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215. (8分)水滴从屋檐自由下落,经过局度为1.8m的窗尸所需时间为 0.2s.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 ,问屋檐距离窗台有多高?16. (10分)如图所示,物体 A重40N,物体B重20N, A与B间动摩擦因数为 四1二0.1 .物体A用绳系住,当水平力F=28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求绳对A的拉力大小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是多大?2011-2012学年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一(上

8、)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选错得0分)1. (4分)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到质点C.只要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可以把整个物体看成质点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来判断即可.解答: 解:A、地球的体积比较大,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

9、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地球的质量比较大,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C、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当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 成质点,所以C正确.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把物体 看作质,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2. (4分)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

10、的一点D .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考点:重心.分析:我们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 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解答:解:A:我们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故A正确.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故 B错误.C:我们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 点.故C错误.D:若直铁丝被弯曲后变成圆环,中心不在铁丝上.故 D错误.故选:A点评:知道重心的定义: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1、.且只有质量分布 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3. (4分)(2011?许昌一模)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考点:加速度.分析: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加速,相反就做减速,不是单看正负的,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变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的慢了.解答:解:A、正方向是人为的规定的,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方向

12、与 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就是正的,与正方向相反就是负的,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是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 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不能只看加速度方向的正负.所以 A错误.B、加速度就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也就说明加速度大,所以B选项正确.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就是竖直向下的,但速度的方向时 刻在变,所以 C选项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 加速度变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的慢了,但速度仍然是在增加的,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加速度,即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的理解,掌握好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13、,是解决本题的 关键.4.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B.滑动摩擦力可以跟物体的重力无关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考点: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1)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f二小即可求解;(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f=0中的N表示正压力,可以与物体重力无关;(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解答:解:A、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则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故A正确;B、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f二小中的N表示正压力

14、,可以与物体重力无关,故 B正确;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如把一个物块轻轻的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物块所受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如把一个物块轻轻的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起推动作用,故D错误.故选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因素,知道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记 住特例,传送带问题.5.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

15、小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考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子方向,而轻杆的弹力 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而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的关系.滑动摩擦力的 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解答:解:A、物体有弹力,还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才有摩擦力.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 摩擦力,必定有弹力.故 A错误.B、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而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而要与物体的运动 状

16、态有关.故B正确.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与重力没有必然的关系.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能力.对于轻杆,其弹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可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 第二定律分析.6. (4分)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 3s落地,则该物体下落 1s时,离地高度是(g取10m/s2)()A. 5mB. 10mC. 15mD. 40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卜=26t2求出下落的高度,然后再根据该公式求出is内下降的高度,从而得出离地的高度.2解1a

17、解:物体下落的局度12=5乂 10 X,下落1s的图度,二5m,则离地的局度 h =45-5m=40m .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h=4gt27. (4分)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从 t=0开始由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以下对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t=3s时离原点最远D. t=4s时回到原点A .在23s内,质点做加速运动C. t=2s时离原点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

18、,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 线代表该位置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 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解答:解:A、在23s内,质点向反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中、因为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2s内物体离原点最远,2s后物体开始反方向运动,故 B错误,C正确.D、因为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4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零,即物体回到出发点,故 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

19、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 面积的含义,要注意上下面积之和为零时,位移等于零.8. (4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 1.5t2 (m),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考点: 分析:解答:A. 1.5sB. 8sC. 16sD. 24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z=VQt+lat 2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质点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解:根据- 1. 5 t *知,初速度v0=24m/s,加速度a= - 3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v=v0+

20、at 2V- vn - 24得,t二二一s=8s 故 B 正确,A、C、D 错误.a 一 3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ot+rat二和速度时间公式v=v0+at.9. (4分)(2011?东城区模拟)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 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 1.5m/sB. 3m/sC. 4m/s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 汽车的运动分为匀加

21、速和匀减速过程,可以灵活选择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还可以用图象法求解.解答:解:设最大速度为 v,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lv,则有21 . x= vt2解得v=3m/s故选B.点评:本题可以灵活选择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还可以用图象法求解,关键是选择最简方法.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10. (4分)(2011?徐汇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量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菁优网菁优网A .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向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向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向向上D.大小为2N,方

22、向竖直向上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小球受重力和弹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再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弹力和重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弹力为2N,竖直向上; 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结合平衡条件对物体受力分析,要注意杆的弹力方向可以与杆平行,也可以与杆不共线.11. (4分)如图,球 A放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 A所受的弹力,正确的()?2010-2013 菁优网A .球A仅受一个弹力

23、作用,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弹力的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解答:解:由于小球对挡板和斜面接触挤压,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小球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 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选C点评:支持力是常见

24、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被支持物.基础题,比较容易.斤0.1 .现给物体施加12. (4分)如图,一重为 200N的物体以某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水平向左、大小为 30N的拉力,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3A . 30N水平向右B. 30N水平向左C. 20N水平向右D. 20N水平向左考点:滑动摩擦力;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题中物体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 力方向向左.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f=小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解答:解:物体相对于水平面

25、向右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N=G=200N ,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f= pN=0.1 X200N=20N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能力和方向的判断能力.注意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不是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拉力的方向相反.二、第n卷填空题:(13题每空2分,14题每空3分,共12分)13. (6分)重量为400N的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 200N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用 160N 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开始时用 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摩擦力100 N;用240N的水平推

26、力推小车,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160 N;小车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 0.4 .考点:滑动摩擦力;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当小车刚要滑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恰好等于此时的水平推力.当物体被推动后,受到滑动摩擦力,匀速运动时,由平衡条件求出滑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由题,当要用200N的水平推力时,小车才能从原地开始运动,则此时水平推力恰好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0N.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小车时推不动,此时小车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100N;用160N的水平力,可使小车匀速前进,所以小车的滑

27、动摩擦力等于160N,因为240N大于200N ,所以小车运动了,此时是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没有变,所以此时小车所受滑动摩擦力为160N;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即N=G=400N ,所以动摩擦因数为 月上=0.4.故答案为:100; 160; 0.4点评:研究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静摩擦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可以根据平衡条件,也可以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A, B, C 点间14. (6分)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1.10 m

28、/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4.0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zHD 0. 27mQ, 5mVc=2T 2X0. Is10iri/s由题意可知:X1=5.0cm , x2=14.0 - 5.0=9cm , x3=27.0cm - 14.0vm=13cm , x4=44.0cm - 27.

29、0cm=17cm 所以根据逐差法有: x=aT2,其中x=4cm, T=0.1s ,故带入数据解得:a=4.00m/s2.故答案为:1.10, 4.00.点评:本题借助实验考查了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的应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 高解决问题能力.三、第n卷计算题(4小题,共4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始公式和简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结果不给分)215. (8分)水滴从屋檐自由下落,经过局度为1.8m的窗尸所需时间为 0.2s.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 ,问屋檐距离窗台有多高?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设屋檐距窗台高为 H,水滴下落至窗台用

30、时为 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屋檐距窗台高为 H,水滴下落至窗台用时为 t,则:水滴到窗台过程中:H=lgt22水滴到窗户顶端过程中:H - 1.8m=lg (t-0.2s) 2 2 联立解得:t=1s H=5m答:屋檐距离窗台的高度为5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6. (10分)如图所示,物体 A重40N,物体B重20N, A与B间动摩擦因数为 四 1二0.1 .物体A用绳系住,当水平力F=28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求绳对A的拉力大小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是多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

31、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A物体静止,故 A物体受力平衡,对 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B物体被匀速拉出,故 B物体也受力平衡,对 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 解答:解: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物体A静止,由平衡条件得:F二f ;又 f=小I二田Ga=0.1 40=4N即:F=4N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物体B被匀速拉出,故物体 B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F=fA+f 地,fA=4N ;f 地=(jN= 22 G Ga+Gb) =60 2代入数据得:F=4+60或=28解得:(j2=0.4答: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4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4点

32、评:处理平衡类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不要添力漏力,利用平衡条件列式即可.17. (10分)一辆轿车匀速以 v=10m/s的速度闯红灯,一警车立即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追赶,求: (1)经多长时间追上轿车?此时两车速度有何关系? (2)在警车追上轿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警车追上轿车时,两者位移相等,通过位移相等求出追及的时间,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 间公式求出警车的速度,从而得出两车的速度关系.(2)两车在速度相等之

33、前,警车的速度小于轿车的速度,两者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后,警车的速度大 于轿车的速度,两者距离越来越小,知速度相等时,两车有最大距离.解答: 解:(1)设经时间t1追上,则此过程中:X轿=vt1 =X警=-at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警车追上轿车时位移相等,以及知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远. 18. (12分)汽车刹车刖的速度为10m/s,刹车狄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则从开始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x1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为位移为21m时所经历的时间t 静止前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X2.2解得:t1=10s此时:v 警=at1=20m/s=2v故经过10s警车追上轿车,此时警车的速度

34、是轿车速度的2倍.(2)当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用时为t2,则:V警=at2=v=10m/s解得:t2=5s最大距离: Xm=vt 2 - 2at22=25m2故经过5s两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 2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求出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广交心卷已产求出刹车后8s内的距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ot+|at 2求出开始刹车经历 21m位移所需的时间.采取逆向思维,根据 Knlat2求出静止前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解答:0 - vn - 10解:

35、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二-=二二5sQ a - 2s所以刹车后8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所以刹车后 8s 内的位移 X1=vot a+-at02=10x 5 - -X2X25nF25m -由 广甲0r代入数据得:t=3s.故开始刹车经历 21m位移所需的时间为 3s.J 2二,父2乂2, 52np6. 2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二,以及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 根据逆向思维得,在静止前 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所以刹车后8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wxz; sddrg; ljc; FAM;成军;pyyz;白菜;呆呆(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3年11月11日17. (10分)一辆轿车匀速以 v=10m/s的速度闯红灯,一警车立即以a=2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追赶,求: (1)经多长时间追上轿车?此时两车速度有何关系? (2)在警车追上轿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18. (12分)汽车刹车刖的速度为10m/s,刹车狄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则从开始刹车后8s内滑行的距离X1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为位移为21m时所经历的时间t 静止前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X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