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与视觉.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423656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与视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透镜与视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透镜与视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透镜与视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透镜与视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镜与视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与视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I 同步课程讲义Ir透镜与视觉第1页/共18页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 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严知识点1.凸透镜与凹透镜(1)概念与作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

2、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1)透镜作图的三条特殊线来表示成像规律凸透镜由图像可得出如下表的成像规律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u2f倒立缩小实fvsf照相机fu2f幻灯机u=2f倒立实v=2f测焦距fu=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正立放大虚vV 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在农场小城镇建设中,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的原

3、理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 “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 相同()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

4、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B.大于20cm小于40cmC.等于40cm D.大于40cm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B.A.烧制透明小玻璃球镶入薄板的小孔中可制成放大镜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D.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实像【题12】要把焦距为8cm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cm B.等于8cm C.小于8cm D.大于8cm小于16cm【题13】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

5、右的次序, 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题14】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 B. 10cm C. 16cm D. 20cm【题15 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

6、成正立等大的实像A.图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图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题16】教室里的投影仪在投影时是利用()A. X射线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可见光【题17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A.大于两倍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 .小于焦距【题18 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题19】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 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A .在 15cm 2

7、5cm 之间B .在 7.5cm 12.5cm 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D.无法确定【题20】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 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题21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题22】“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

8、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题23】人的眼镜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题24】在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B.成虚像的是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题25】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题26】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错误

9、的是()A .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B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普通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题27 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全身照,如果用它给这个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应()A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B.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D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题28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好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可变的.也就是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实际胶片的位置不

10、变,但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达到调节像距的目的,同样可以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照物体靠近镜头时, 则镜头焦距()A.变大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题29】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专题三:实验【题1】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20cm B. 30cm C. 60cm D. 80cm【题2】 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

11、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题3】 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 .凸透镜的焦距是 4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题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

12、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 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题5】 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析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A.照像机B.放大镜 C.平面镜 D.投影仪【题

13、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 )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D .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题8】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题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大

14、,像距逐渐变小将蜡烛置于透镜前 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题10 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题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 (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 法是.(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 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

15、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小明改变了蜡烛的位置,然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蜡烛所成的像,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可能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题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第10题图第11题图【题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

16、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专题三:透镜作图【题1】 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题2】 画出下列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题3】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题4】在下列各图中的适当位置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题5】 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题6】 画出下列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方向。【题7

17、】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题8】在下列方框中分别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题9(1)如图所示,Li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一个合理的光学器件。(2)在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60o,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入射光线(3)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 与镜面夹角为300。请完成光路图。【题10 如图所示,CC是透镜的主光轴,F2AB是物体,AB是AB经透镜所成的像,试用作图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的大致位置。【题1】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18、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题2】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题3】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题4】 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9、A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题6】 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题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B.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照相机形

20、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在镜中的像将变大【题8】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切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题9】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题10】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

21、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 .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第14页/共18页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题11】下列光学仪器中,能够成放大实像的是()A.放大镜 B.近视眼镜C.照相机 D.幻灯机【题12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题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

22、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题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题15】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题16】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

23、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 .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C.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面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D.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明亮的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一定能看到窗户倒立放大的像【题17】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

24、立的课后作业【题1】 图1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题3】CADB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 15cm处时, 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图1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B. 10cm)C. 18cm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 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如图2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D. 20cm在水平放置的凸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一教师在使用投)第22页/共18页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

25、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题4】【题5】用()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下列知识框架不正确的是(平面镜B.焦距较小的凸透镜)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A.C.【题6】面镜T4不一 球面镜I凸透镜透镜 凹透镜:凹镜凸镜B.光的直线传播:有甲、乙二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D.f甲、所示,若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都相等,则(、禾谆;会聚光凸透镜、成像f乙,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蜡烛成像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题7】A . f甲乙一发光物体“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B. f甲=匕C. f甲v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光屏上得到的

26、像是()A.B.D.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4.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 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题8】 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A.实物B.等大实像 C.放大虚像D.放大实像【题9】 如图4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AB代表物体,A B代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A .照相机拍摄照片B.

27、投影仪放映投影片C.幻灯机放映画面D.放大镜观察物体图4【题10在离焦距是15厘米的凸透镜的正前方 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2厘米/秒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8秒钟时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题11 如图5是常见的视力缺陷成像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是近视眼,乙图表示是远视眼B.甲图表示的是远视眼,乙图表示是近视眼C.甲、乙两图都表示是近视眼D .甲、乙两图都表示是远视眼【题1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v之间的关系,如图 6,则凸

28、透镜的焦距为:()A . 60 cmB . 45 cmC. 30 cmD. 15 cm图6【题13】将表格填写完整: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u2f实像倒立缩小v=2f实像讨测焦距v2f实像倒立u= fv-8不能成像平行光源u fv 0虚像和物在向侧放大常用体温计的刻度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7,其正面是圆弧形,这样就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玻璃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 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题14 【题15小明的金鱼缸是圆形的,当他从侧面观察鱼时与正上方观察同一条金鱼时比较,发现从侧面看到的金鱼比正上方看到的要 (填“大”或“小”)

29、一些,这是因为 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所看到的“金鱼”是鱼的 。【题16照相机的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图 8所示,一个小姑娘照了两张照片。拍照时,她与照相机的距离不同,一张离照相机镜头较近,另一张离的较远些,从照片可 以判断 是距照相机镜头较远时拍照的(填甲或乙)。小姑娘通过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像的性质是。(填虚像或实像)【题17如图9,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 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像(填“虚”、“实”),电 视机

30、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题18】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镜,老花镜的镜片是 镜,教学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 镜,摩托车前的观后镜是 镜,手电筒的反射镜是 镜。【题19】黎明同学要挑选一焦距小于 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3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12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 凸透镜是黎明同学所需要的。凸透镜像的的性质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题20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11所示,接着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31、安装到光具座。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图11(2)在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和烛焰的中心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点燃蜡烛应在调整之 一(填“前”或“后”)。(3)如图1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厘米)图12图13(4)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则光屏上的像 。(填“变暗了”、“缺一部分”或“没有了” )【题21(1)如图13所示,把点燃白蜡烛放在 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 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 ,像的大小不断 ;当物距小于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题22 某投影仪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cm20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择下列透镜的镜头是()A.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焦距为10cm的凹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