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5323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平移》说课稿 (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平移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第一方面: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图形的平移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同轴对称一样,平移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

2、案设计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重点。平移特征的获得过程,教科书中仅用了一段文字,很少的篇幅,对于这个特征,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归纳能力,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3,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平移的定义、特征和要素(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归纳平移的定义、特征及要

3、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第二方面: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单纯记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结论的方法。这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鉴于教材内容特性是探索平移特征,要素,便于进行生成性学习,故选用探究式教学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联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来理解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

4、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另外,我还运用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第三方面:教学过程分析课堂结构:(一)创景引趣 (二)新课讲解 (三)反馈练习 (四)平移动画欣赏 (五) 小结并布置作业五个部分. (一)创景引趣 我在教学开始讲述2001年南京江南大酒楼成功完成整体平移,世界上拥有“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国家为数不多,而我们中国人能够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这样在引入

5、新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二)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中我又具体分了几个小环节。1、为了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首先出示学习目标:2、探索新知观看运动图片及动画。如:电梯、缆车、火车、吸尘器等。(小组讨论)以上几种物体的运动前后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习惯,然后总结出运动前后什么变了?(位置)什么没变?(形状、大小)。联系生活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前后也是位置变,形状、大小不变?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这之后又通过演示:图中(1)至(8)中哪几个苹果可以看作是由中间的苹果平移得到的?最后在由以上涉及到的运动师生共同总结出平移定义、特征及要素。为加深

6、对平移定义、特征及要素的理解,动画演示“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同时借助此动画向学生说明什么叫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然后马上做一个找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小练习,以便加深记忆。(三)、反馈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了呢?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我设计的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针对解答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弥补和调整.(四)、平移动画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优美动画的同时加深了对平移定义、特征及要素的理解与认识。(五)、小结并布置作业第四方面:设计说明本节课开始讲述“江南大酒楼完成整体平移”,在引入新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出

7、示学习目标后,在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运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归纳出平移的定义,特征和要素。这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改变了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利用一组练习题由易到难加以巩固,最后由“平移动画欣赏”再现平移过程,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走进生活引出新内容,使学生认识: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这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归纳)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