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6841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时下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中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

2、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开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开展性。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开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

3、面: 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是指正确运用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或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对根本原理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原理的具体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根本原理解决问题,从而开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泼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创造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

4、硕果,在创造创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局部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在课堂中,教师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对于学生学习中的质疑,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发的奇想,教师应注意加以保护,不要轻易加以扼杀。 3、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有赖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固有的

5、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和做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现状分析 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本人作了一些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拟忽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较少;师生的思路都放不开,课堂上往往是一个学生的答复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维;解题教学所占的比重过大。 三、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去解决

6、问题。即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观念教学模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换,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1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索。 “思维从问题开始。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要手段之一。 如:在等比

7、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引入如下有趣、新颖的问题: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这样的设计,我采用“巧设背景,诱发动机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然,常用的方法还有很多。 2、从抓“双基训练入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

8、、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活动。课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教材在哪些地方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方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例如,在解无理不等式的内容中,教材里只出现一个例题,而在高考中无理不等式屡次出现,所以有必要对无理不等式进行扩充讲解,但如只讲不等式的等价式,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且对解题要领把握不准。学生的错误主要是遗漏定义域,不问青红皂白两边平方,缺乏对定义域限制的意识,导致错误屡次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设计适宜的题目,以引导学生从错误中领悟解题要领。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

9、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重新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去自主探究解决,重视数学活动的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善于探索。 参考文献: 【1】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年1、2期。 【2】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3】胡中双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4】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中学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 【5】?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 【6】?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2007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