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7216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及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_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5这

2、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_2.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第三句的“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浪淘沙(其一)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_。1把诗句补充完整

3、。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A浪淘沙是词牌名。(_)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C簸的意思是颠簸。(_)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的特点。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的景象。4.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_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课内阅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

4、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解释下面的词语。(1)擢:_ (2)素:_(3)盈盈:_(4)脉脉:_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这些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叠词的运用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和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之情。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_6. 课内阅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

5、_,号_。2这首词写的是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之情。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_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7. 课外阅读。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娄山关B.忆秦娥2上阕中主要描写了_、_、_、_、_、_、_等事物。3请你用“”画出词中暗示战斗开始时间的句子。4根据对词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_)(2)通过词

6、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可以知道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是早晨。(_)(3)“真如铁”三个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构思精巧。(_)(4)“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的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激烈。(_)(5)通过这首词描绘的壮丽图景我们可以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_)8. 延伸阅读。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注释)砌:台阶

7、。回廊:回旋的走廊。看花:赏花。1解释下列词语。(1)胧月:_(2)独: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9. 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西江月”是_。2

8、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10. 诗歌阅读。毕业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宝藏(_) 珍

9、藏(_)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2)形容异常美丽。(_)3诗中“歌唱”的是(_),“珍藏”的是(_)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今天”指的是_;“明天”指的是_。5“起航”原指_,这里比喻_。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_1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一个字)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

10、感。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D.“花重”中“重”读“chng”。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语气朗读。A.激昂B.高亢C.赞美D.陶醉12.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诗的体裁是_。 “新透”一词写出了_情形,描绘了一幅_(特点)的月夜虫鸣图,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13.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汨(m)罗怀古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

11、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人物故事:_节日习俗:_14.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觞:酒杯。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留在酒店话别B.别后留住金陵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2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不行”的人指_。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3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15. 读古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生气:_恃:_抖擞:_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