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7715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汉江 临 泛(唐) 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释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1)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江水的_, 两岸青山的_。(2)你认为第五、六两句诗哪两个词用得妙?为什么?_(3)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2. 阅读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_(用原文回答)3两小儿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4两小儿为什么笑孔子?_3.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 sh)之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

3、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的语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的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己试着写一写。_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_4. 阅读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义:文章的义理。欣然:高兴的样子。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2“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未若柳

5、絮因风起。_4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_5. 阅读理解。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注释: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臣里:我家乡。东家之子:东边邻居的女儿。著(zhu):搽。施朱:涂烟脂。束素:一束白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含贝:比喻牙齿整齐洁白。1上文哪些语句影响到课文白鹭作者的遣词造句?请用“_”画出来。2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例:(止

6、)(退)(_)(_)(_)(_)6. 课文回放。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_(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_7.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

7、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解释加点字词。恒:_ 耻:_知:_ 识:_厌:_ 漫浪:_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3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_8. 阅读乐园。怀素练字怀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从小入庙出家,可他始终坚持了对书法的爱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谓草

8、书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的结果。能有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僧人的本职是事佛、坐禅念经,要练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时间全占满。这一点,怀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练字还需文房四宝俱全。寺庙中的生活本来就是清苦的,买笔买墨就得不少钱,还哪有钱去购买砚台、纸张呢?可这并未难住怀素。聪明的怀素想出了一个省钱的办法以芭蕉叶代替纸张。长沙的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非常适合芭蕉的生长。芭蕉叶子又肥又大,代替练字的纸倒也凑合。于是,怀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万株芭蕉,以供摘取叶子挥洒笔墨。他给自己掩映在芭蕉丛中的庵堂取名为“绿天庵”。由于怀素练字过勤,芭蕉叶

9、子不够使用。他又找了块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芭蕉叶子没长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练字。写满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写。如此反复不已,时间长了,一场木板竟磨穿了。练字离不开笔,怀素对笔十分爱护,每写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他没有合适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个小石头池子里洗笔,拿它当了“笔洗”。日久天长,池子里的水全都变成了黑水。人们就叫它“墨池”了。怀素每天在芭蕉叶、木板上耐心地写着字,笔用秃了一支又一支,几年后,用秃的笔有一大堆。怀素对这些笔感情很深,把它们葬在山下。他还为这些笔树立了墓碑,名之为“退笔冢”。怀素就是这样努力创造条件,勤习苦练,终于练就一手用笔盘旋、狂放,变化繁多而又挥洒自

10、如的狂草,由一个爱写字的小和尚成为一名值得效法、赞颂的书法大师。(1)文中有些词语我们不常见到,请你试着说一下它们的意思。事佛_坐禅_狂草_(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结果”加了引号,这里引号的作用是。(3)短文的文章结构是,请你用曲线画出文章前后呼应的句子。(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

11、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10. 课内阅读。浙江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全文中起_的作用。解释_。2用“

12、”标出文中具体描写浙江潮的句子,这是按由到的顺序,从、四个方面来写的。11. 课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联系上下文填空。(1)_为_设果。(2)孔指_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4孔君平由“_”而联想到小儿姓“_”,就和小儿开了一个玩笑,

13、说明孔君平非常幽默。5想一想,小儿的回答巧妙在哪儿?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他巧妙地称赞了孔君平的高尚人格B.他用对方的方法来反驳对方,既表现了他的质朴,也表现了他语言的幽默C.他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正话反说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12. 将下面的古诗文改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精彩、幽默。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1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4、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发?_5请你用“自相矛盾”造句。_14. 按课文内容填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

15、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鬻:_ 誉:_坚:_ 陷:_利:_ 或:_以:_ 何如:_弗 :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_3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_、_、_4这是一篇文言文的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的人,夸张_,他说的话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15. 阅读课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古人谈读书(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_,如井蛙之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此三者”指:_、_、_。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是_、_、_。(引用原文回答)3由“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