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9958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3上第十五册数学计划wyn.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根据本册教材内容及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本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4人, 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勤于动脑,乐于探究,数学成绩稳定。但也有小部分基础差、思维反应慢,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其中个别学生连最简单的分数口算题都觉得困难。这就要求我在新学期里,不断探究、完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使全体学生都想学、乐学、爱学。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比例知识,着重使

2、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继续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能看懂和分析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学会使用算术型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聋生的动手、动脑综合能力,使他们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在代数初步知识方面,教学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在统计初步知识方面,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会看懂并分析含有百

3、分数的复式统计表和几种常用的统计图。在数的计算方面,初步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用算术型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以及有关的统计的计算。三、教学要求这一册的教学要求是: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分析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并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

4、会主义的教育。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5、使学生认识电子计算器,初步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算术型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以及有关的统计的计算,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四、教学措施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2、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概括提高,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3、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课时安排(一)、比例(30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1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8课时3、比例的应用7课时整

5、理与复习4课时(二)、圆柱和圆锥(16课时)1、圆柱9课时2、圆锥4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三)、简单的统计(24课时)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4课时2、统计表5课时3、求平均数3课时4、统计图8课时整理与复习4课时(四)、电子计算器的使用(7课时)(五)、总复习(5课时)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周 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周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4周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第5周 教学比例的应用第6周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验第7周 教学圆柱第8周 教学圆柱第9周 教学圆锥第10周 整理和复习 期中测验第11周 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12周 教学统

6、计表第13周 教学求平均数、统计图第14周 教学统计图第15周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验第16周 教学电子计算器的使用第17周 教学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总复习第18周 总复习第19周 期末复习、迎接考试 王 娟 2014年8月26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根据本册教材内容及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本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4人, 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勤于动脑,乐于探究,数学成绩稳定。但也有小部分基础差、思维反应慢,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其中个别学生连最简单的分数口算

7、题都觉得困难。这就要求我在新学期里,不断探究、完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使全体学生都想学、乐学、爱学。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珠算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珠算教学内容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较大变化。删去了珠算乘法,只保留了珠算加法和减法。这是因为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然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算盘进行加减计算,仍有一定的比重。因此聋校教材仍保留了珠算加减法的内容。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把已学过的教学内容划为六个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在每一部分内容中,按照知

8、识间的联系进行编排,对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整理和系统化。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珠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措施1、认真作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六认真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3、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进行分层教育的探讨,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组织学生结对学习。五、课时安排:一、珠算加法和减法 40课时1、算盘的认识 2课时2、整数加法 16课时3、整数减法 17课时4、小数加法和减法 5课时二、整理和复习 40课时1、数和计算 9课时2、代数初步知识 5课时3、几何初步知识 8课时4、量的计量 3课时5、应用题 12课时6、统计初步知识 3课时 王 娟 2015年3月7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