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3261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内容摘要:作为“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整个心灵”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少年儿童的基础文化素质,也要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音乐课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来教育感染学生,做到寓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关键词:品德 渗透 健全人格 爱心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常常习惯于把语文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忽略了其他各科的巨大潜力。就我多年音乐执教生涯而言,我认为音乐课堂更有利于进行德育渗透。从教材内容来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文明礼貌的,有针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还有珍惜友谊的等等;就形式来讲,有歌有舞,有音乐

2、,轻松愉快,易于接受;就效果而言,更是水到渠成,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音乐课堂是德育教育的温床,堪称“肥沃之地”。那么,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心。心理健康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马加爵事件”引起教育界的深远思考,培养健康健全的心理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曾执教的四(1)班有一位女同学特不爱说话,不和同学交往,在一次演唱歌曲甜甜的咧时,轮到她表演了,她低头站在座位上,半天不说话,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她爸爸妈妈离婚了,这位同学听了,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心头一震,这首歌表现的正

3、是一个团圆、幸福的家的形象,对她的心灵触动该多大呀!我马上想出了一个安慰她的办法,鼓励同学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接纳她、支持她,让她感受到教师和同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一个同学倡议道:“我们都有爸爸妈妈的爱,将我们的爱心献给她一些吧!”其他同学纷纷响应。气氛很感人,这位同学含着激动的泪,终于开口和同学们一起唱完了这首歌,歌声中充满了幸福的憧憬。“让爱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她的孤僻性格会在学校教育这个大课堂上得到改变、矫正。在以后的课堂上,她明显比以前开朗了。二、抓住教材中典型的内容,进行适时渗透。许多教学内容都是渗透德育的典型。如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

4、从奥运颁奖仪式入手,让学生观看国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在天空中迎风飘扬的美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心底产生了对国歌、国旗的尊重,有的同学站得笔直 ,敬队礼严肃而自豪地随着音乐歌唱,真是令人欣慰。再如教学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时,我抓住歌中典型歌词,结合学生平时实际行动,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编成一首新歌,如:“果皮纸屑胡乱抛,你踢我来我踹你,骂一句还两句,这样多解气,咱们都不讲文明,咱们都不讲礼貌”等。幽默的演唱,逗得同学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歌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感受到原歌的美好形象,接下来在表演原歌时,自然而然地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做文明少年的决心,使教材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还有像洗手绢、劳动最光荣这些内容也都适时地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快乐劳动的好品质。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只要 我们每一位音乐老师密切联系学生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学习音乐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一定会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更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茁壮成长,使学校品德教育之花常开常艳!音乐课-德育教育的肥沃土壤刘美玲二00五年一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