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拿手的教学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3283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最拿手的教学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最拿手的教学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最拿手的教学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最拿手的教学方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是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的综合情感,这些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音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欣赏是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音乐家运用音乐技能表现他们内心情感的方式,而音乐欣赏是对音乐艺术静态吸收的过程,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途径。一、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心理规律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外部的音乐获取感知,从而产生对音乐情景的联想,在感受中激发

2、共鸣。音乐欣赏的教学应当以这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为基础,引导学生由音乐感知开始,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完成从低层次的直接感受到高层次情感、内涵欣赏的发展过程。而且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要遵循从小曲目到大曲目、从简单到困难的具体过程。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上,要从小型乐曲或声乐曲开始,逐渐过渡到规模较大的器乐、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而在国家区别方面,要以我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为基础,逐渐增加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比例。二、音乐欣赏课的课型设计中以灵活多样为原则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有效感知、深入理解

3、并增加音乐知识的吸收,需要以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和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与小学生欣赏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型。比如,在相同题材、体裁、曲式的音乐作品欣赏教学之间进行组合。以同一题材为核心,组合声乐、器乐作品的各种不同表演形式,将整合的题材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比如在世界音乐的欣赏教学课中,可以按照欧洲、非洲、美洲、澳洲等不同地域划分题材,设计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这样组合可以使音乐欣赏课型满足内容的一致性,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不同表现形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在音乐作品集中欣赏中,加强对音乐机器表现手段的理解。三、以局部和整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音乐欣赏教学要由初步的综合欣赏开始,首先完整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初步对

4、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和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加入对音乐特点的简略提示。之后,将音乐作品进行分段播放,详细分析作品体现的主题和发展形式,对乐曲的形象和风格以及各种表现特点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完整欣赏音乐作品完成高层次的理解。四、对比和比较方法的应用音乐作品丰富多彩,由于音乐表现的手段具备有序、和谐的组合和调整。在通过音乐表现手段构成乐曲的过程中,不同表现手段具有相对性,通过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音色的明暗将意境和思想情感表现出来。所以,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够让学生较为准确的体会。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而具体对比和比较的教学应用,能够在不同的音乐作品间进行,也可以在音乐作品的不同乐章、乐段之间进行。音乐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必须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才能让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用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