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8094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词阅读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_。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_2.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由_代词人_所写的一首词。“_” 是词牌名,_是词题。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 它的意思与“_”相同。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从“_”

2、“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使至塞上这首诗中,诗句“_,_。”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作者

3、借_、_、_、_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4. 古诗鉴赏。江南春_,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全诗句。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_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读古诗完成练习。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下列诗句中与本诗中的“凭”字意

4、义相同的一项是()A.独自莫凭栏B.凭高独若吟C.凭君莫射南来雁D.烟波满目凭阑久2解释诗中词语的意思故园:_龙钟:_3解释诗句的意思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_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_)A圆圆的月亮。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_)A越过中间。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_)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5、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7.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

6、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8. 阅读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_,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_,_满皇都。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

7、一句以“_”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_、_的特点。5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将诗词补充完整,感受诗词中的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_细如愁。沾衣欲湿_,吹面不寒杨柳风。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解释下列字词。爱:_出没:_风波:_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8、。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6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一样。10.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2写出下

9、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吾:_淡墨痕:_夸:_满乾坤:_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句意:_。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_,_,_11.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和_。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

10、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12.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_3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_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土地:_河流

11、、风:_黎明:_5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_6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_7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13.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

12、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14. 课内阅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采薇(节选)选自_。 “薇”指_。2给多音字组词。行走hng(_)xng(_)载重zi(_)zi(_)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_15.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忆秦娥娄山关西

13、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雁群、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精神。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夕阳鲜红,艳若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绿草如_等。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喜悦B.壮烈C.悲凉D.哀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