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8145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瓜娃娃打电话》教学案例 (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瓜娃娃打电话导学案教材简说:瓜娃娃打电话西师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的课文。通过瓜娃娃与叶、花的对比、形象、真切地表现了瓜娃娃的懂事,匠心独具地展现了动人的母子情,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纯真的、爱的情感。设计理念: 本设计,我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基本原则,采用“独学、对学、群学、展学、评学”的方式,用点拨引领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生字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汉字的快乐。把学语文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质疑问难,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把语文的工具性同人文性结合起来,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认

2、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情境,积累文中写得生动、具体、形象的句子,体会瓜娃娃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情感。 3、在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瓜娃娃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情感。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生字卡,词卡。2、文中的插图。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配乐讲课文中的童

3、话故事)师相机点评,听了这个童话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出示课题:瓜娃娃打电话。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疑问教师梳理:瓜娃娃给谁打电话?它为什么要打电话?)小结过渡:这么好听的童话故事,你们想读一读吗?【互动合作】1、感知(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2)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2、识字(1)小组内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招”, 平舌音“操”“翠”前鼻音“劲”。(2)组内自主交流: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迷,联系生活等)(3)检查字词(带拼

4、音读,去音读,环境中读)(4)检查读生字(开火车读,指名大声读,并口头组词)3、书写(1)重点指导“丝”。(引导学生观察“招”“悄”“甜”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丁”“电”“甘”是独体字,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展示交流】1、读议(1)默读思考:自己提的问题哪些能解决?哪些还有困难?(2)组内交流读书收获,教师适当点拨指导。2、闯关游戏第一关:我是阅读小能手。师范读,生评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相机指导“一个劲儿,风儿,雨丝儿”,指名读,教读,男女生读。生自由读,把它读得正确,流利。请男女生代表比赛读。生评价,齐读。第二关:我

5、是汇报小行家出示课件,学生观察翠绿翠绿的事物,完成练习作业用这个词语填空。电话拨通了,瓜娃娃会在电话里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瓜娃娃为什么打电话给根妈妈?第三关:我是小小表演家播放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学生一边听一边体会。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吗?现在这儿有一部电话,哪个小朋友愿意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检测达标】1. 在正确的读音上画“”翠(cu chu) 招(zo zho) 丝(s sh)丁(dn dng) 操(co cho) 劳(lo no)2. 突出“招”“丝”“甜”三个字并口头组词,指导书写。3. 收集一些让人感动的故事,并讲诉给其他人听。【板书设计】8.瓜娃娃打电话爱瓜娃娃

6、 根妈妈教学反思:上完课后我感受但我面对的学生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动情了!在读中透自己的表演,自己的理解,了解了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也感悟到自己妈妈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爱,孩子不仅会感受爱,而且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汇报自己的妈妈了。孩子们动情的回答让文本的内容得到了升华;音乐的气氛烘托、板书的独特设计,都为教学做了渲染。不足之处:能在读文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感受叠词的妙处,都让孩子说说类似的词语,效果会更好;再能让学生明白在每一遍的朗读中要达到什么效果,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完美;再设计的过程中再减少某一两个环节,这样教学环节才会更紧凑。我在设计中漏了让学生选词造句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这需要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段完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