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50516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杨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和静县第三中学的赵晓莉,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白杨。下面我将围绕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从五个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思考。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该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展开。这篇课文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乡接两孩子上学,在往返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感染自己;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扎

2、好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借物喻人的写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说教法、学法(1) 教法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教法。1、 启发引导法: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针对本课特点,我通过“自学提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汇报,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体。 2、品读感悟法: 在教学中我还采用“

4、品读感悟”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诵读),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品味言中之美,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二)学法 本堂课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示”,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其余学生点评或补充。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法不仅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进一步领略成功的喜悦。四、说教学流程。为了使本课的教学达到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交流资料 铺垫教学1、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

5、?好,看哪位同学听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 播放歌曲阎维文的小白杨 2、“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知道白杨的有关知识,你能介绍一下吗? 3、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二、课题质疑,激趣读文 1、看到白杨这个课题,你想作者会介绍什么呢?2、 总结归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几个问题:白杨树的外在特点;白杨树的品格3、请同学们用

6、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懂了什么。课标指出,再对学生思想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地培养。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三、探究体验1、合作,交流。同学们刚才已读懂了一部分的内容了,但了解的是否全面呢?请在小组中交流。2、小组组织汇报学习成果。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先通过读文自主探究,但学生独自的见解往往比较片面,于是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合作中学生得知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是高大挺秀,内在品质是不择环境,不惧灾害,适应力强,生命力强。四、品味语言,语感训练,体

7、验情感 1、辅助填空:从兄妹俩的一番争辩,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杨。 2、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省去提示语,请用你的朗读体现它的意思。)3、创设情境: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是这么直,这么高大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呢?多么()的白杨树啊!4、组织交流: 多么(有生命力)的白杨啊!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 (1)指导朗读体会:读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地方?能换上它读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就不同。)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地方填上去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个别读评读品读

8、齐读) (3)小结: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地舒展风姿,供人们欣赏;边疆需要它,这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儿生根了。 多么(坚强不屈)的白杨啊!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1)指导朗读体会:你能选用其中的一种天气情况来说吗?想象当时的情景,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分小组读、齐读。 多么(挺拔)的白杨啊!它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1)引导体会“从来”的意思。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白杨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它也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它还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组织交流。(引导从时间、地域、气候

9、三方面体会。) (2)指导朗读。 6、小结: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无论遇到多么恶劣的气候,哪里需要,白杨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它上擎青天,下踩大地,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有实效的切实训练,更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引导探究 ,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引读):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生接读):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学生读句质疑:爸

10、爸仅在介绍白杨树吗?他在表白自己什么心迹?/你从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感悟到;作者的写作手法跟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很相似,说说你的见解。(引导学生联系落花生明白这也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爸爸的这番话含蓄深沉,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 4、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用朗读来回答。 5、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 6、小结:爸爸看到了这,高兴地笑了。这是一个边疆建设者看到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时的一种欣慰的笑。让我们衷心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7、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