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51856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与欣赏。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这是一首()。A.唐诗B.汉代乐府诗C.宋词2“田田”的意思是()。A.一块块农田B.耕作C.荷叶茂盛的样子3“鱼戏莲叶间”这句诗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拟人B.比喻C.夸张4这首诗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快乐的心情。A.孩童B.采莲人C.鱼儿5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请用自已的话把这个场景描述出来。_2.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追黄蝶, 。1补全古诗。2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图。其中“_”和结句中的“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3“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4这首诗运用了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5“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3. 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再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后面画“”,(1)土膏:A膏药。( ) B泥土滋润状。( )(2)晌:A晌午。( ) B不多时。( )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

3、的词语_可以看出。描写的景物有_。3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4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本诗都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_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4.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

4、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5. 阅读检测台。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nm)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ngt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

5、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ut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之情。4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指的是_。6. 课内阅读。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

6、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画上横线。2读诗句,回答问题。(1)“破旧的茅屋”指的是(),“温热的土炕”代表()。“老牛破车”指的是(),“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C亲密的军民关系。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2)“永远告别”与“_”,“毫不犹豫地丢掉”与“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但延安的精神要_。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我:_7.

7、古诗阅读。独坐敬亭山_,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3我可以给“亭”字加上“_”偏旁,变成“_”字,组词_。4翻译诗句,并回答问题。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5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B.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C.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D.作者写这首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愤懑。8.

8、 课内阅读。芙蓉楼送辛渐唐连江_,_楚山孤。如相问,一片冰心_。1将诗中的作者和内容补充完整。2诗人送别友人的时令季节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_3第二句中的“孤”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_4这首诗明明是写送别,为什么首句却从“雨”写起,有什么作用?_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最能表明诗人晶莹透明心灵的是哪一句?_6联系整首诗,说一说第三句中的“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9.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诗。诗句中的最后两句分别是:。(2)判断对错。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冰心”“玉

9、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3)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B.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C.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D.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4)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10. 读古诗,完成练习。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是一首()。A.送别诗B.思乡诗C.写景诗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不识君”中“君”指的是_。11. 古诗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_,_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_

10、,_?1把古诗补充完整。2下列对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春意融融,诗人感到有些懒困,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觉得美极了,生出了一丝无奈。B.春风和煦,诗人闲来无聊,来到江边赏梨花,心情十分愉悦。12. 课内阅读1默写题西林壁_,_。_,_。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告诉我们_。13. 古诗阅读。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_。_,只有敬亭山。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他被称为“_”。3这首诗通过对_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_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_的修辞方法。其中“厌”字解释为_;“闲”字解释为_;“尽”字解释为_。4根

11、据意思写诗句。(1)天上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走了,孤独的一朵云也不愿意留下,悠闲地向远处飘去。_(2)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_14. 阅读理解。乡村四月宋翁 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首句写动景,有绿原有白川,一“绿”一“白”,色彩明丽。(_)(2)第二句写静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几声杜鹃鸟的叫声传来。(_)(3)第三句中“闲人少”体现了农历四月人们的繁忙。(_)(4)末句的“才”“又”两字展现了忙的气氛、忙的节奏。(_

12、)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的是哪两句?_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注释)乌桕(ji):落叶乔木,叶子呈菱形,秋天变红。归泊:诗中指归船。寥廓:高远空旷。枯涸:干涸,没有水了。清洌

13、:水清。梦寐:睡梦。1诗人描绘了一组乡村秋景图,每一小节诗都是一幅画。第一小节是( )A.农人辛劳图B.农家丰收图C.霜晨归渔图D.牧场梦寐图2第二小节中“轻轻摇着”“游戏”说明渔人( )A.收获少得可怜B.年幼淘气贪玩C.忧虑,无心捕鱼D.心情悠然自得3形容第三小节的氛围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寥、寂静、寂寞、枯寂B.寂静、肃静、冷静、平静C.清静、清远、清甜、清柔D.冷清、冷淡、梦幻、甜美4诵读这首诗,最恰当的朗读语气是( )A.伤感低沉B.急促轻快C.舒缓优美D.兴奋高亢5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萧瑟,有人看到的是收获,有人看到的是伤感诗人看到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