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52800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班级:_ 姓名:_1. 日积月累。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法。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C.动静结合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_。山重水复疑无路,_。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诗是_诗人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_的真挚感情。3“腊酒”的意思是_。4这首诗后两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它是哪个成语。_2. 课内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词语:但使

2、:_ 教:_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3. 课内阅读。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解释下列画线字词语的意思。人闲桂花落:(_)时鸣春涧中:(_)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等景物,突出了山涧的_。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4.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岛上的孩子曾是苇丛中,嬉水的鸭子;曾是草滩上,蹦跳的小绵羊。( )一只只贝壳,能编出五彩的童话。( )一片苇叶,能吹出美妙的乐曲。( )一捧苇絮,温

3、暖了大家的双脚。( )一桶螃蟹,乐坏了可爱的小邻居。( )一袋野花,熏香了奶奶那软软的枕头。( )一筐红果,浸红了爷爷那陈年的米酒。哦,江中岛上的孩子,驾一叶扁舟,划出生活五彩的波纹,划出未来美好的憧憬。1作者在描写岛上的孩子时,联想到了哪些动物?_2请将下列动词填入诗中的括号内。采 拾 割 捉 摘 含3诗歌表现了江中岛上孩子们_、_、_的特点。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_5. 快乐阅读。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全诗主要从_和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季_(时间)江边的景色。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6. 古诗阅

4、读。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注释)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绛(jin)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绛,大红色。1“可怜此地无车马”,“可怜”的意思是()。A.可惜B.可爱C.可喜D.可羡2“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符合这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的是()A.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树枝之间时时能看见刚长出来的石榴。B.五月榴花如火般红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初长成。C.五月榴花如火般戏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挂满了又大又沉的石榴。D.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石榴挂满枝头。3

5、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榴花之美的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简要说说。_7. 课外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1)这是一首( )。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

6、一项是(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8. 阅读理解。成长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中辛勤地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将别人也当做自己的玩具在没有粉饰的环境中野树般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感恩当多数人围着奇花异卉齐声赞颂孩子啊!你们

7、要多注视随处坚忍地生长的小草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辛勤(_) 尊重(_) 赞颂(_)2用“野树”比喻孩子有什么含义?_3诗中描绘的三类孩子的个性特点是_;_;_。4为什么说“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_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_9. 课外阅读。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这首诗描绘了_季的景色,从_、_可以看出来。2拿出你的彩笔,把诗中描绘的景色画下来吧!_10.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1给下列的字注音。筑(_)霜(_)枷(_)2知词义,解句意。场:打谷场。 霜

8、晴:下霜后的晴天。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3按照读音的韵律,用“/”给诗分节奏。例如:新筑/场泥/镜面平。4这首诗所写的季节和表现的主题是( )。A.春日,农民忙着耕种播种。B.夏日,农闲时人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C.秋日,农民夜以继日赶打稻谷时的快乐心情。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注音。_膏频饷畦笋鞭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本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_12. 古诗词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

9、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_):A 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2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4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5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6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13.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du),知有行商来买茶。注释:日长:即日头升得老高。窦:孔,洞,这里指狗窝。行商:来往各地流动经商的商人。1借助注释,说

10、说前两句诗的大概意思。_2茶商来采购茶叶,连_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进村,进一步说明农村_的特点。14. 日积月累。蜂_,_。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_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吟咏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的人。15. 课内阅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3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