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61686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Akn Bkng(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朝人。A唐 B元 C明 D清(3)“墨梅”的意思是(_)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A流劫 B留下(5)“清气”的意思是(_)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

2、_的高尚情操。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此诗的作者是_,这是一首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的精神品质。3此诗使用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的高尚情操。3. 快乐阅读。石灰吟_,烈火焚烧若等闲。_,要留清白在人间。1补全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1)等闲:_(2)清白:_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3、(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_4. 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它是一首以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_5. 阅读理解。竹石郑燮(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 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1从

4、“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使至塞上这首诗中,诗句“_,_。”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作者借_、_、_、_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请选择一首写下来。_7.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唐贺知章_,乡音无改

5、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时偶然写得的。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_”和“不变”“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8. 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

6、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课外阅读。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_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

7、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10. 阅读下面两首诗。江 南 春 山行杜牧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

8、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_)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

9、意。11.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1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12. 古诗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2写景的诗句是:_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4这首词写的是:_的事。5这首词表达了_13. 古诗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1补全古诗。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2)百川

11、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_14. 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送元二使安西是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诗。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送别时的环境“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15. 课内语段赏析。出塞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作者_代诗人_;这首诗主要描了_。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