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462932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16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 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赏析” ,触摸作者感情心路,体 味文章优美语言,体会文章含蓄美好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以积极乐 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赏析” ,品味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 及写法。教学难点 :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体会文章含蓄美好 的感情。教学过程分析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 一枝花,我们只觉得美丽;一簇花我们觉得绚丽,这几 幅图给我们什么感觉?简直太震撼了。让我们在 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的美丽吧。 出示课题(设问激趣,引导学生进入特

2、定的情境中。)活动二 检测预习探求新知1 作者简介 学生自主地介绍在课余时间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 字词 预习要求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课堂指名学生正音解词之后,让学生选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重视语言积累,就是在理解和运用中积累,而不是死记硬 背。)活动三 自主探究梳理思路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 作者为什么停下脚步?赏花时感情有怎样的变化?紫藤萝花有怎样的变迁?作者感悟到什么哲理?( 设计这几个问题为了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然后回答。 老师进行简单的归结,并演示板书。2 、齐读“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3、,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之后追问如何理解这句话?( 教师点拨 : 人有怎样的不幸?从哪句可以看出?可以适时 补充写作背景 .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明确。活动四 合作交流品味赏析1 分组朗读 2 6 段(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2 合作研讨(朗读点评后,出示研讨的问题)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 那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它划下来。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适时演示板书。(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描写景物的角度不太熟悉,因此让 他们合作研讨。此环节既让学生学习了

4、本课描写景物的 方法又为赏析语言环节做了铺垫。 ) 赏析语言体会感情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并用“我欣赏 这一句 ,它运用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的句式进行赏析。示例“从未看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 , 从空中垂下 ,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的修辞 ,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 , 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繁茂, 显得气势非凡 , 灿烂辉煌 。)(这是本课的重点,学生是七年级的新生,可以先出示示例 ,随后学生再赏析。这一环节可以进一步品味文章的写景妙处,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总结写景的方法,及时和写作联系。(引出托物言志的写法。)活动五拓

5、展延伸挖掘主旨出示课件,用荷花和梅花图片过度,体味紫藤萝瀑布的精神品格之美。(这环节更深地挖掘了主题,引用了格言,让学生感受紫藤萝花的精神美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深刻意义。并设计了仿句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并对生命进行了深深的思考。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八教学评价分析学习兴趣和态度的评价:学生在整堂课中,感受本课的写作方法,感受画面之美,积极思考,全体参与。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紧密结合课标对七年级的要求,重视学生听,说,读,感,写的训练,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学习对人生态度的评价:教育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对待人生我的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既重视了人文精神又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统一。在发问时,教师始终米用激励的语言,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