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67721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班级:_ 姓名:_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_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后两句写的是_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_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_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_2.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是()A.尽头。B.都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

2、的一边?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之情。3. 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1补充古诗。2看拼音,写词语cng ti(_)lin x(_) chi fi(_)3解释词语。(1)应怜:_(2)屐齿:_(3)小扣:_(4)柴扉:_4古诗赏析(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的意思,题目的意

3、思是_。(3)游园不值是_(朝代)诗人_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和杨万里小池中的_,_。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泊船瓜洲滁州西涧游园不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叶绍翁(_) (2)王勃(_)(3)韦应物(_) (4)王安石(_)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人闲(_)落,夜静春山空。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蘸水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村。4. 阅读乐园。赠刘

4、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擎(qng)雨盖:指荷叶。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尽:_ 犹有:_诗句意思:_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_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_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_5.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

5、,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_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答:_6. 诗词阅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词的上片,一个“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之情。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

6、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_7. 课外阅读。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_(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

7、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8. 课外阅读。寒食陈与义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作“寒食节”。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_2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_不住,_出墙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的“值”

8、的意思是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2“怜”的意思是_。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A.主人没有在家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4补充诗句。_关不住,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10. 日积月累。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常恐

9、秋节至,焜黄华叶衰。_,_?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布:_徒:_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4这首诗告诉我们: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

10、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12.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

11、场景。13. 课外阅读。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酒家:酒店。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1解释加点的字词。(1)清明时节雨纷纷。(_)(2)路上行人欲断魂。(_)(3)借问酒家何处有。(_)(4)牧童遥指杏花村。(_)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天气是_,作用是_。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_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14. 阅读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12、,水村山郭酒旗风。啼:_风:_2本诗的作者是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著有_。15. 古诗阅读。古诗一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诗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古诗一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和_,诗二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和_。2古诗一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古诗二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古诗一中诗人赞美的是_,古诗二中诗人赞美的是_。4古诗二中把_比作_,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特点。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