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73141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

2、很好的依据。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

3、地位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

4、,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五、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六 、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

5、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教学建议:1建议学生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每天至少看 15-20 分钟的英语,早晨和晚上是学英语的最好时间。 2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3上下相连,从不孤立。记忆英语要结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记单词和短语,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4熟记常用语,确保准确无误。把常用的交际用语背熟,熟能生巧。 5尽量用第一人称来记忆习惯用语和句型,以便记忆牢固。 6多方位多角度来学英语。经常读报、听广播、看外语电影、听外语讲座、读课本和别人交谈等方式来练习英语。 7敢于开口说英语,不要怕

6、说错。只要敢说,就一定能学好。 8要创设情景,加强交际训练。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场景的强化训练,只有交际,才能学好。 9勤奋和持续坚持。.多背,课文范例,背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根本的原因是懒惰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0把英语当成一门声音而不是文字来学。英语首先是一门声音,敢说,加入英语学习,天天说,大胆说,大声说,不怕错,错了及时纠正。总之:英语教学主要是 :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人格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使英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