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88485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第一节检查原则 (一)检查顺序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先查健侧,后查患侧。(二)局部显露范围单纯显露局部患处或局限于局部是不够的,至少应显露整个患侧肢体,必要时应显露整个身体,包括站立、直坐、仰卧和俯卧位。(三)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预先了解局部的病变情况,应从病人自己运动开始,然后,由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免因被动检查而引起疼痛和痉挛而影响进一步检查。(四)综合检查资料,作出初步诊断第二节各关节检查法(一)肩关节检查法1.望诊应注意肩和肩胛骨的高度,并在后方,对比两侧。肩呈圆弧形,脱位后可变为方形,故称“方肩”。(方肩)2.触诊应明确盂肱关节(肩关节)、肩锁关节(平面关节,活动

2、度小,肩胛骨活动的支点)和胸锁关节(锁骨胸骨段、胸骨锁切迹以及第一肋软骨上面,鞍状关节,关节盘,上肢骨与躯干骨联系的唯一关节)的稳定性。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检查肩关节的正常关系。若有骨折或脱位,肩三角即呈异常。3.动诊评估运动时,应鉴别是盂肱关节单独活动,还是其他关节的联合活动,因为即使盂肱关节已强硬,而其他关节的活动正常,可使肩部仍有较大的活动范围。4.量诊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两侧可作比较,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对肩关节脱位病例,可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脱位侧将缩短。(二)肘关节检查法1.望诊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

3、外上髁之间的关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当屈至90时,三点呈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当旋后伸直时,可见1015外翻角,称为携物角,伸直时前臂偏向外侧,增加运动幅度,屈曲时前臂贴近正中线,有利于生活和劳动的操作。此外,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2.触诊当肘屈至90时,旋转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到桡骨头旋动。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鹰嘴突。3.动诊完全伸直位,即中立位,为0。屈曲135150,过伸10。旋前旋后。4.量诊肘完全伸直时,前臂旋后,可测量上臂轴线与前臂轴线所形成的携物角度数,两侧比较。测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

4、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三)腕关节检查法1.望诊常用的解剖标记有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正常凹陷,称为鼻烟窝,以及尺骨头的向背侧的正常隆突。腕关节功能位呈2025背伸和15尺偏。应观察有无异常桡偏或尺偏,过度的桡骨茎突或尺骨隆突。2.触诊检查桡骨茎突、尺骨头、鼻烟窝和尺桡远侧关节的稳定性。3.动诊完全伸直位为0,掌屈5060,背伸5060,桡偏2530,尺偏3040。两腕活动相比时,可将两掌合拢,观察腕的伸直度;将两手背合拢,观察腕的屈曲度。4.量诊桡骨茎突应比尺骨茎突低1.5cm,其连线的垂线与第3掌骨垂直的轴线呈1015角。桡骨纵轴与第1掌骨纵轴应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腕尺偏

5、。(四)手和手指检查法1.望诊应注意内在肌有无萎缩,手掌和手指是否偏离正常轴线。手背的形态,是否有肿胀和静脉消失,以及肌腱的轮廓和指甲的形状。手的休息位又如握笔姿势,越向小指,指尖越指向手掌中心,拇指末端指腹触及示指末节的桡侧。手伸直时,拇指掌部与手掌呈直角2.触诊掌骨和指骨可在背侧摸清全长,注意是否有压痛及轴向叩痛。3.动诊手指各关节完全伸直,即中立位,为0。(1)拇指:第1掌指关节掌屈20,后伸50;指间关节屈90,后伸0;外展3040,内收0;对掌:使拇指尖能接触第5指的掌侧皮肤为标准。(2)其他手指:掌指关节屈曲8090,过伸020,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 100,伸0;远侧指间关节屈曲

6、7090,伸0。1)外展:以第3指为轴心,远离第3指为外展,测量各指端与第3指端的距离,为各指的外展度(骨间背侧肌肌力)。2)内收:以第3指为轴心,靠拢第3指为内收,测量其靠拢强度(骨间掌侧肌肌力)。4.量诊除测量各指的长度外,主要是测量活动时,特别是在握拳时,手和手指的握力。在测量各关节活动度时,应限制上下关节的运动,才不会干扰检查关节的活动。手指的活动应一个一个关节分别检查,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五)脊柱检查法1.望诊于站立位,脊柱有四个生理弧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前后平衡),以保持人体平衡。从侧位望诊,四个生理弧的增大或消失,均说明脊柱或

7、相关肌肉有异常。两下肢等长和对称时,脊柱竖直。自C7棘突下垂一线或一杆,应经臀沟、两膝后侧正中,直至两足后跟之间。脊柱任何节段偏离这垂线,表明有侧偏。观察两侧椎旁肌有无痉挛。向前和向后弯腰时,观察脊柱活动有否受限,是否对称。2.触诊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按节触摸和叩击,注意有否痉挛和压痛,是否伴有反射痛。在腰肌外侧触摸深部横突,有无压痛。往下触摸骶髂关节,有无压痛和叩击痛;特别在牵伸髋关节,即牵拉髂腰肌时,同侧骶髂关节有否疼痛。病人跳起足跟着地时,或用力自头顶向下压,或加压双肩时,脊柱有否疼痛或疼痛加重。3.动诊C7至尾骨尖呈一直线,头竖直为脊柱的中立位,即0。颈椎前屈3545;后伸3545;

8、两侧弯曲各45;两侧旋转各6080。腰椎活动弧度:前屈90;后伸30;侧弯各2030;侧旋各30。4.量诊头于竖直位,自颏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测量颈的长度。将头向上牵伸,观察胸椎后凸的活动度。在前屈后伸时,测量C7和T12棘突之间的距离;正常时,前屈距离比后伸增加46cm。同时也可测量C7与Sl在前屈时脊柱长度增加的程度,一般增加15cm。(六)髋关节检查法1.望诊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伸长或缩短,肌有无萎缩。同时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是否存在异常。2.触诊检查压痛点,是否有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挛,是

9、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3.动诊下肢伸直,髌骨向上,即中立位,为0。屈曲130140;后伸10;外展3045内收(髋于微曲位时)2030。于俯卧位内旋4050;外旋3040。于仰卧位内旋3045;外旋4050。在检查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时,应保持骨盆稳定,即髂嵴位于同一水平,消除腰椎的侧弯来代偿髋关节的活动。4.量诊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是检查,对比两侧是否对称。两下肢必须置于对称位,骨盆应放在同一水平位,两侧髂嵴应在一横面上。周径测量可了解肌肉的萎缩程度。可用:Shoemaker髂转线;Nelaton髂坐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连线,髋关节后脱位时大转子上移,高出髂坐线。是判断髋关节脱位类型的重要

10、标志。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骼前上棘作一垂直线,在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个三角形。测其底线,与健侧对比,大转子上移时,此底线较健侧为短,见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七)膝关节检查法1.望诊膝于伸直位时,髌骨两侧可有轻度凹陷;若有积液或增厚,则凹陷消失。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废用时出现的体征,可用周径测量了解萎缩程度。膝内翻O型腿、罗圈腿(两膝无法并拢);膝外翻外八字腿、X形腿(两足无法并拢)。2.触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浮髌试验。在仰卧位,膝伸直,用一手挤压髌上垫,向远侧推动,使髌上囊的液体集中至关节腔内;另一手的示、中指将髌骨反复下压。若发现髌骨可在股骨髁上下跳动,即为阳性。关节内积液太

11、多时,反可阻碍髌骨下沉,而液体过少时髌骨又不能漂浮,只有中等量积液,浮髌试验才呈阳性。触诊顺序为先检查膝前方,如股四头肌、髌骨和胫骨结节等的关系,然后在俯卧位检查膝关节后方,在屈曲位检查腘窝、外侧的股二头肌腱、内侧的半腱肌腱、半膜肌腱有否压痛和挛缩。3.动诊膝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即0。膝屈曲120150;过伸510。在完全伸直位,无侧向活动;随着膝屈曲度的增加,可增加侧向活动和旋转活动。4.量诊膝关节的周径可在髌骨上极缘、髌骨中部和髌骨下极缘进行测量。(八)踝关节(和)足的检查法1.望诊注意内、外踝下方,足背、跟腱两侧有否肿胀,这些都显示踝关节、距下关节是否有病变。步态检查时应包括距骨下关节、跗骨间关节、趾关节。2.触诊最重要的是检查足背动脉,了解足和下肢的血循环状态。一般可在足背第1、2跖骨之间摸到足背脉搏。3.动诊足外缘与小腿垂直为中立位,即0。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距骨下关节的内翻30,外翻3035。跖趾关节在足与地面平行时为中立位,即0。背屈3040;跖屈3040。4.量诊内外踝之间的距离为踝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