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控制方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90689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控制方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3控制方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3控制方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3控制方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3控制方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控制方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控制方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3 控制方程无论是可压、还是不可压流动,无论是层流还是湍流问题,FLUENT都具有很强的模拟能力。FLUENT提供了很多数学模型用以模拟复杂几何结构下的输运现象(如传热与化学反应)。该软件能解决比较广泛的工程实际问题,包括处理设备内部过程中的层流非牛顿流体流动,透平机械和汽车发动机过程中的湍流传热过程,锅炉炉里的粉煤燃烧过程,还有可压射流、外流气体动力学和固体火箭中的可压反应流动等。对于所有流动,FLUENT都求解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对于包含传热或可压性流动,还需要增加能量守恒方程。对于有组分混合或者化学反应的流动问题则要增加组分守恒方程,当选择pdf 模型时,需要求解混合分数及其方差的守

2、恒方程。如果是湍流问题,还有相应的输运方程需要求解。2.3.1 连续性方程?(?ui)?Sm 21 ?t?xi该方程是质量守恒的总的形式,可以适合可压和不可压流动。源项Sm是稀疏相增加到连续相中的质量,(如液体蒸发变成气体)或者质量源项(用户定义)。对于二维轴对称几何条件,连续方程可以写成:?v?(?u)?(?v)?Sm 22 ?t?x?rr式中,x是轴向坐标;r是径向坐标,u和v分别是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 2.3.2 N-S 方程惯性坐标系下,i方向的动量守恒方程为:?p?ij (?ui)?(?uiuj)?gi?Fi 23 ?t?xj?xi?cj?ui?uj?式中,p是静压;?ij是应力张量

3、,定义为:?ij?xj?xi?2?ul? ,?gi,?3?xijl?Fi是重力体积力和其它体积力(如源于两相之间的作用),Fi还可以包括其它模型源项或者用户自定义源项。对于二维轴对称几何条件,轴向和轴向的动量守恒方程分别为:?1?1?p(?u)?(r?uu)?(r?vu)?tr?xr?r?x?1?u2r?2?(?v)? ?r?x?x3?1?u?v?r?Fx 24 ?r?r?r?x?和?1?1?p(?v)?(r?uv)?(r?vv)? ?tr?xr?r?r?1?v?u?r? ?r?x?x?r?1?v2r?2?(?v)? ?r?r?x3?v2?w2?2?2?(?v)?Fr 253rrrw是旋流速度

4、。2.3.3 能量守恒方程FLUENT求解的能量方程形式如下:?T(?E)?(ui(?E?p)?(keff?hj?Jj?uj(?ij)eff?Sh 26 ?t?xi?xi?xij?式中,keff?kt?k,为有效导热系数(湍流导热系数根据湍流模型来定义)。Jj?是组分j?的扩散通量。方程右边前三项分别为导热项,组分扩散项和粘性耗散项。Sh是包括化学反应热和其它体积热源的源项。其中,ui2E?h? 27?2p对于理想气体,焓定义为:h?mj?hj?;对于不可压缩气体,焓定义为:j?h?mj?hj?j?p?。mj?是组分j?的质量分数,组分j?的焓定义为:hj?cp,j?dT,其中TrefTTre

5、f?298.15K。2.3.4 其他方程在一个特定的系统中,可能存在质的交换,或者存在多种化学组分(species),每一种组 分都需要遵守组分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而言,组分质量守恒定律可表述为: 系统内某种化学组分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等于通过系统界面净扩散流量与通过化学反应 产生的该组分的生产率之和。 根据组分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组分s的组分质量守恒方程(species mass-conseravation equations):式中,c,为组分:的体积浓度,pc、是该组分的质量浓度,只为该组分的扩散系数,戈为 系统内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该组分的质量,即生产率。

6、上式左侧第 一项、第二项、右侧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称为时间变化率、对流项、扩散项和反应项。 各组分质量守恒方程之和就是连续方程,因为艺S.,一0。因此,如果共有z个组分,那么 只有z一1个独立的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将组分守恒方程各项展开,式(1.17)可改写为: (1.1g)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常简称为组分方程(species equations)。一种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实际就是一个浓度传输方程。当水流或空气在流动过程中挟带有某种污染物质时,污染物质在 流动情况下除有分子扩散外还会随流传输,即传输过程包括对流和扩散两部分,污染物质 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组分方程在有些情况下称为浓度传输方程

7、,或浓度方程。2.3.5 通用控制方程为了便于对各控制方程进行分析,并用同一程序对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现建立各基 本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比较四个基本的控制方程(1.4), (1.10), (1.13)和(1.17),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方程中因变量各不相同,但它们均反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物理量的守恒性质。如果用必表示通用变量,则上述各控制方程都可以表示成以下通用形式:其展开形式为:(1.20)式中,沪为通用变量,可以代表“、v, w, T等求解变量;r为广义扩散系数;S为广义源项。式(1.19)中各项依次为瞬态项(transient term)、对流项(convective term)、扩散项(diffusiveterm)和源项(source term)。对于特定的方程,必、r和s具有特定的形式,表1.1给出了三个符号与各特定方程的对应关系。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