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153559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稳中求好黄成柱(广州市海珠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几年来,由于全国范围内的重特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工作史无前例地引起了全党、全社会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发展”的概念首度出现在党的文件里,安全生产指标首度出现在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今年,国家安监总局又提出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目标任务。我们的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等待解决。眼下,社会舆论关注较多的热点话题之一,就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屡禁不止,煤矿透水、汽车坠崖、船舶沉没、集会踩踏、网吧火灾、食物中毒、天然气井喷

2、、鞭炮厂爆炸,国人的生命就是这样被恶性事故夺去。这些事故,无一不涉及到企业的动机与行为,个别企业在发展中明显存在忽视甚至牺牲社会和公众利益等不讲社会责任的行为,企业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现象,已影响到所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并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根据安全生产理论专家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大约在2500多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我们的企业仅仅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是远远不够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还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地承担起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安全发展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一、企业

3、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面临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及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局面,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多样化、形势出现复杂化。企业是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综观目前的安全生产发展形势,要切实做到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还存在不少问题,安全生产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一)、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未把安全生产摆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重经济、轻安全。个别老板,“要钱不要职工的性命”,安全意识淡薄,折射出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的安全文化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安全的核心是安全素质, 它包含文化

4、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因素。其标志是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产生取决于安全素质的提高。而全民安全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当整个社会的安全素质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人们能够自觉地理智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时, 才能够产生风险意识。不同质的风险意识, 代表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而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体现者,安全风险意识依旧淡薄,在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并没有把安全发展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中,重经济、轻安全。(二)、企业安全责任主体不到位,特别是安全投入、建章立制有较大的差距。安全经济效益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两类:安全

5、对社会的投入与产出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其社会效益;对企业生产与销售等经济作用和影响,则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安全经济利益规律,从时间上分析,企业的安全利益一般经历负担期(或称投资无利期)-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无利期的层次循环。为了提高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各行业或部门的需要,给企业按项目管理的办法下拨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费。但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减少安全投入甚至完全不考虑,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少企业在等待观望,片面认为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太高太严,因此能拖则拖、能省则省、能不做的就不做,按规定该配备的安全设施也没有

6、配备齐全;个别企业厂房设备带“病”生存,潜伏着极大的安全事故隐患。而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其善后处理与理赔金额,往往不是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老板赚钱,工人赔命,政府买单”。通过对特大矿难的分析显示,我国对煤矿安全的投入只占GDP比重的1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安全生产投入占GDP的3.3。(三)、企业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技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也是我们常说的“3E”对策。根据事故伤亡理论中的

7、轨迹交叉论及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显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上缺乏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上的缺陷和教育不够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因此,从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就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事故。轨迹交叉论显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技术对策是重点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而教育与管理对策则是重点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而目前有多少企业又真正地贯彻落实了这“3E”对策?在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中我们发现,作为硬件投资的安全技术很难以保证达到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更无从谈起作为软件投资的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了。(四)、针对企业的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善,经济支撑的保障体系不

8、适应目前安全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安全生产事故峰值最高的年份,也正是在经济发展最快、工业发展重型化的时候。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6000多人,而今每年仅死亡1800多人;二战前,美国煤炭生产每年事故死亡2000人以上,而现在每年仅死亡30人左右。不得不承认,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建设正一天天驶入快车道,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举目皆是脚手架。然而当日新月异的建设步伐和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如影随形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后者投入更多的关注。因此,广州市政府义无反顾地提出:“调整经济发展的思路,改革安全生产体制,宁可放慢一些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要带血的GDP。”据有关专

9、家透露,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发展规划里没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工作指标里面也没有安全生产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里面也没有安全生产这个内容。由此引发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上的缺陷导致了相关体制的落后。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考虑成本时宁愿选择冒险行为,曾经有个深圳的企业主大胆表示:“企业选择冒险生产不仅仅是侥幸心理,而更是一种成本选择。”即对比维持生产经营的安全成本和发生事故之后的赔偿成本哪个划算。现实的问题在于,往往维持安全生产的成本比较高,而按法律法规进行的经济处罚额度却相对较低。因此,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里,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等内容变成了约束性的硬指

10、标,并将成为今后国家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对应的执法队伍也将逐步成立。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路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也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力军。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改善了,对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经营者业绩的体现;而企业的安全生产,是隐性的,只有等到发生事故时才能看得见。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结果是往往出现“没有事故忘安全,出了事故想安全”的被动作为尴尬局面。近几年来,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已为社会认可,如何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已经成为安全生产向前推进的重

11、点。笔者认为,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责任的作用:(一) 遵纪守法,严格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办事。企业遵纪守法的核心要素在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虽然目前我国的安全发展还处于探索不成熟的阶段,很多法律法规标准都是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但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努力探索并建构适应国内实际安全生产发展形势的相关法律章程。从法律角度讲,社会赋予了企业生产经营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在安全责任体系中,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明确企业的责任范畴,法人代表、企业“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如果企业经营者在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时,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过度地

12、减少安全投入,轻安全重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一旦发生事故的,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将追究企业责任人的相关法律责任。(二) 加强安全规划,将安全发展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中,完善企业安全发展指导机制。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搞好安全生产的决心。海尔的成功,其掌舵人张瑞敏发挥了核心作用,他不仅重视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同样重视节约、安全、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的战略高度出发,营造出了享誉世界的海尔文化。因此,对企业来讲,应该在制定本企业的发展规划时,将安全发展目标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去。对于各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

13、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三)依据“3E”原则,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或者企业安全工作的管理者,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下功夫,严格按照有关章程切实抓好安全工作:1、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氛围,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是保证安全行为规范的有力武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班子

14、的整体责任,二是企业员工的个体责任。两个责任密不可分,必须坚持“两手抓”。但是,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关键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从风险意识上重视起来。企业的经营者和安全管理者要提高风险意识。安全生产的核心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首先必须明确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四个谁”?即谁是安全主体?谁来抓安全生产工作?谁来做安全生产工作?谁是安全受益者?企业经营者要明白,企业安全工作的主体是职工,搞好企业安全必须依靠职工。企业职工也 要明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确实使安全责任主体地位体现在企业经营者、安全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中。只有强化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意识,找准了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15、的位置,才有可能真正地抓好安全生产,才真正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还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安全隐患监管,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企业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要营造推进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良好氛围,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企业可以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要求每天班前班后开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意识要提高,管理要加强,这样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一定可以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

16、要性的认识有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也将得到极大提高。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安全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也不能以此作为工作无起色的借口来推搪。人永远是各项活动的主体,而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目前很多企业在安全教育培训这一块做的很不够,尤其是劳务输出流动非常迅速的行业,如建筑、装修、室外空调安装、电器安装、机械制造业等。据国家建设部统计资料反映,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已超过3200万人

17、,参加培训的仅占10%,而美、意、德、日等国的农村劳动力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特别是那些居无定所,三餐无继的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意识又相对薄弱,很多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和自我保护的岗前培训都没有进行,更谈不上安全“三级”教育,因此,如何加强对这类人员职业危害、卫生健康、劳动保护、生产安全的教育与培训,一方面要靠企业在投入生产前一定要对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事高危行业、特种作业和新招收的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持证上岗,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要靠相关监督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企业的岗位培训责任意识,对不履行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法定义务的企业进行处罚。3、开展质量标准化审

18、验,提高本质安全技术,向先进标准看齐。 按照2004年国务院2号文要求,在工矿、商贸、交通、建筑等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的规范要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使安全管理和施工操作、作业场所和居住场所达到卫生、健康和安全标准要求。 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采用“安全、健康、环保”的现代管理方式,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安全的最高目标是达到本质安全。安全事故本质上都是技术风险,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避免。企业在不断

19、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属性的同时,还必须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加强其他方面的安全硬件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硬件建设方面的投资包括提高安全、卫生、健康等能产生安全实物产品的投入。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从安全经济学角度看,“事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于“事后惩戒的投入产出比”;从工作效率看,安全投入增值明显,就像车灯、气囊、安全带等设施,能使行车更平稳、速度更快捷一样。安全生产的贡献率一般在2.5%,高危行业可高达7%。(四)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重心在基层,重点在企业,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强安全监管,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和

20、执法能力。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工作思路上要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在关口上前移、重心下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因此,长效机制涉及到政府、企业、公民,涉及到法制、监管、执法等,它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全社会理解、全社会关注、全社会支持、全社会参与。安全事故频发的社会,是一个不理智、不成熟的社会,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过去的一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12.7万人我们在创造巨额财富的过程中,却付出了如此沉重的生命代价。企业要强化生命意识,企业发展不能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企业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并不是额外的社会负担,而是必须履行的

21、法定职责和义务。企业也是构成社会机体的基本元素,企业必须依赖社会生存。如果企业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承担资源、环境、安全社会责任,企业将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对不依法生产、不安全生产的企业要加大其责任成本。例如,可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制度,以对企业的资本逐利性进行约束,促使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督促企业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使企业从安全意识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安全行为上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从安全管理上实现“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安全控制上实现“事故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这“四个转变”,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上新台阶,企业的安全文化才有可能向前发展。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安全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决策。“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以法律和经济为杠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撬动安全文化的发展,构建安宁和谐的社会,不但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也是我们心中共同的呼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