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52441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2.天体系统: 总星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 行 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所处的宇宙环境:运行轨道安全;太阳光照稳定自身有利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大气的成分?太阳辐射

2、?2、太阳辐射对人类的影响:见书P8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 2.太阳活动类型: 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极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第三节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旋转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3、速度:角速度:除两极点,处处相等15/h。

3、 线速度:赤道向两极递减。4、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周期)5、意义:昼夜交替、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晨昏线:晨线昏线的判读、晨昏线的特点、画法(见书上笔记P1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产生的时间。东早西晚。1小时 15,4分钟 1。(特殊经线地方时,看笔记)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区时: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求经度、求时间,见笔记)eg: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即1200E的地方时),英国为0时区(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世界时)日界线:分别是哪两条?昨天和今天的范围是?(书和笔记)(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12区,日期晚

4、一天;西侧为东12区,日期早一天)。)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北右南左。二、地球的公转: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3、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最慢4、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5、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五带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上,昼长夜短,且地理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0。

5、纬度上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0纬度差。(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详看笔记!)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春:3、4、5月。1月代表北半球冬季。7月代表北半球夏季。五带分布: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第三节 地球圈层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在三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两个界面:莫霍界面(33千米)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三个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内、外核)。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2、地球外

6、部圈:地壳以外由大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2. 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气气温,地面气温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辐射到达地面,地面气温 大气的保温作用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二热力环流1. 产生原因:地面受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2.

7、 代表类型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自己思考这三种风的形成)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大作用力下的风向,看书上的图)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冷热不均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七气压带+六风带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夏至日北移,冬至日南移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 7月份:陆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海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1月份:陆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夏季东南风,湿热;冬季东北风,干冷 南亚季风 成因:(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带气压

8、带的季节性移动 季风:夏季西南风,湿热;冬季东北,干暖三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和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影响;夏凉爽多雨、冬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西风交替控制;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其他的气候类型看一看书)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 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图示锋面图符号天气图雨区位置锋后及附近(冷气团一侧)锋前(冷气团一侧)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

9、,低温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准静止锋梅雨天气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降雨形式:锋面附近天气状况:晴朗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转晴注意:冷锋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形式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压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b):位置北半球南半球名称气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心气压分布低高低高水平气流方向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散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中心气流方向辐合上升辐散

10、下沉辐合上升辐散下沉过境天气阴雨(如台风)晴朗干燥(如伏旱)阴雨晴朗干燥台风和寒潮台风的概念: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到12级一是那个的热带气旋;台风的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寒潮(冬半年的强烈冷锋)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暴风雪和霜冻。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全球变暖问题1.状况:大的时间尺度要波动。小尺度(近一二百年)是在变暖2. 全球变暖原因: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的增加CO2增加原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乱砍滥伐森林二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的可能影响冰川融化、海水膨胀,致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全球气温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原有正常的工农业生产活

11、动受到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不稳定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植树造林;提高人们节能减排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体包括:陆地水、海洋水(96.53%)、大气水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冰川是淡水的主体(占2/3)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过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见书P55图3.3)2、水循环的意义: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更新 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对地表形态具有塑造作用(流水作用)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

12、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2.洋流的分类3.表层洋流的分布及规律(书P57图3.5 及笔记)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洋流主要通过对气候、渔场、航运和海洋污染等四个方面影响地理环境。影 响举 例气候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著名渔场上升流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速净化 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露、陆地近海污染等航海航

13、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11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主要渔场分布海区成因北海道渔场西北太平洋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西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北海渔场东北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冰洋的南下冷水交汇秘鲁渔场东南太平洋秘鲁附近海区,上升补偿流的影响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概念 广义:水圈中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分布 衡量因素:平均径流总量 就大洲而言: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我国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

14、调水)。夏秋多,冬春少(修建大型蓄水工程)。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1、效益的高低三合理利用水资源缺水:水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2.水资源利用的措施 开源: 节流: (具体条目见书P65)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内能),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垂直)、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效果:奠定了地表的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太阳(太阳辐射),风力、流水、冰川和生物作用等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效果:削高填底、使地面趋于

15、平坦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浆岩浸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2.沉积岩地表岩石在歪理的作用下受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具有层理结构。存在化石。3.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图4.9)褶皱:岩石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下,岩层发生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 向斜,岩层下凹;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谷地背斜,岩层隆起;底部受挤压,坚硬不易被侵蚀山岭背斜、向斜的判别?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老、两翼新背斜 中心新、两翼老向斜应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挖隧道向斜:找地下水、挖井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运

16、动: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相关概念:六大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4.10)2.断块山: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发生断裂,且岩石发生明显的位移的现象断层易流出水源,断层易发生地质灾害,工程需要避开断层上升的岩体:山地。Eg:华山、庐山、泰山等下降的岩体:谷地。Eg: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3.火山 概念:指地下深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关键词: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灰、火山锥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交通路线的选择:公路为主(成本低、难度小)、铁路为辅路线地址的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路线形态的选

17、择:迂回前进。“之”字型路线。(降低路面坡度)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2)类型“V”形河谷:发育初期或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为主“U”形河谷:发育后期或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流速慢,以两岸侧蚀为主2.河流堆积地貌(1)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2)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源头、上游)洪水期 出山口,地势突缓 冲(洪)积扇 扩大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泥沙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面积不断扩大,枯水季节落处水面,称为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继续堆积。多个河漫滩连在一起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入海/湖口) 入海/湖口处坡度变缓,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前方堆积河口三角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两侧通常为聚落、城市密集分布区,如四大古文明发源地2.河流为聚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条件 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